《子非鱼》 1990 吴亚鸿一位外地的好友造访寒舍,见我30年来,老守旧地,还在教画,没有任何发展。他关心地说:“亚鸿,艺术真是‘无价’。我看,你不要太执著啦!跟我来吧,赚他一百万以后,再来搞艺术吧!”
我感谢他的好意,笑着对他说:“我还是喜欢画画。对直销这一行,没有兴趣。”个人认为,有钱不一定会快乐,更何况说艺术不是要用很多钱来创作的。
看看历代以来,多少伟大的创作,是在养尊处优或荣华富贵之余而诞生的?
例如,西汉的司马迁,被宫刑之后,忍辱偷生,继续写作,完成了《史记》。宋朝大文豪苏东坡,被贬谪黄州。失意政坛、怀才不遇,写下自己当时忧郁苦闷的心情,创作了《赤壁赋》。《史记》和《赤壁赋》都是在苦难中提炼出来的。
还有一个我常爱说的故事。唐朝有个诗人,赴京考试,名落孙山。因此,独自去到苏州散心。苏州风光虽好,却难以安抚他失落的心情。夜晚,小船停泊桥边歇息,想起老奶奶对他的期望,诗人更是伤心难过。
夜里,辗转难眠,走出船舱,想与船夫聊天,可是船夫已睡着了。抬头望见渔火点点,飘霜月落,寒夜鸦啼,感触良多。在摇摆的小船上,忽闻钟声响起,一股乡愁涌上心头。望着夜色中的枫树古桥,不禁吟道: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就是名落孙山的张继所写的《枫桥夜泊》。一千多年后,这首诗依然凄迷美妙,感动人心,让张继名留千古。可是当年榜上有名者,历史却没有记载,我们也无法得知他们是谁了。
我想,如果当时张继金榜题名,他在苏州枫桥还会有感而发吗?还会有如此优美的诗句留下来吗?
一百万,对于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来说,是什么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