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29, 2008

凡事看开一点

  • 吴亚鸿/Goh Ah Ang


《墨牛·石牛》
  

  12年前的牛年,我画了一系列的‘丑牛’,《墨牛·石牛》是其中的一幅,个人还蛮喜爱这幅作品。

  画中上方为石上的牵牛花,下方是‘偷闲’的一头老牛。

  ‘牛脾气’是批评的话语,我尝试透过这句话蘸墨写牛,给予自己提醒。顽石是硬的,牛脾气也是硬的。以‘石头’和‘墨牛’上下相对,形成相对呼应的两头牛。

  石牛上添加柔软蔓爬的牵牛花,看似牛首;一朵含苞一朵盛开的牵牛花就有如牛的双眼。一开一关带出‘只眼开、只眼闭’的含义,题款为《凡事看开一点》。
  
  冀望在新的一年,大家学习牛勤奋的精神和任劳任怨的态度,千万不要仗着‘牛脾气’,意气用事,而是应该万事以和为贵。

  明年,岁次己丑,属牛。

  我想,新的一年,是更要面对考验和忍耐的一年,祝各位牛年如意!

  

Monday, December 22, 2008

在更高的地方

  
  • 吴亚鸿/Goh Ah Ang
《帘下双雄》
  


  
到斗鸡,想起自己的一个亲身体验。那是生平第一场的斗鸡,如果没记错,该有二十多年了。

  在砂拉越的一个村落,生活朴素简单,村民平时没有太多的娱乐,斗鸡是其中一种消遣。只要有人愿意出几块钱,就可看一场激烈的搏斗。

  出场的公鸡,雄赳赳,气昂昂。为了胜利,主人还特别在它们的脚系上一把小刀子。当主人双手一松,公鸡便扑向敌手,张喙舞爪,使劲地攻击。

  数个回合之后,一只公鸡的鸡冠被利刀削下一大片,但它仍然英勇抗敌。两只公鸡,斗得沙尘滚滚,难分胜负。后来,另一只颈项也挨了一刀,鲜血直流,哀鸣几声,终于不支倒了下去,身子不断地抽搐。

  胜利的那一只,虽然筋疲力尽,但是还使劲地拍着翅膀,发出胜利的啼声。

  围着的观众,也发出了呼声。间中有得意的,也有失望的。

  我看了,心里有点难受。

  人啊,把快乐建立在鸡的痛苦上,把愚昧强加在好胜的弱点上,高高在上地主宰了它的命运。

  斗鸡这个活动,不论是在东方或西方,从以前到现在,都还是很常见的。

  斗鸡残忍,可斗鸡也曾让一个人得到开悟。

  话说,日本剑侠宫本武藏,多次与高手比武,每次皆获全胜。有一天,他在院子里观看双鸡相斗,悟到“在更高的地方,有一对眼睛在看着。”,因此从执著中走出来,不再四处与人比武对敌,而且还将自己毕生对剑道的感悟写成一本书,书名为《五轮书》。这本书后来成为‘日本管理的真正艺术’,他自己本身也因此成为令人崇拜的武士之一。

  不但如此,《五轮书》还成为了美国哈佛商学院指定的必修课本。它与《孙子兵法》、《战争论》齐名,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深深影响20世纪许多的人。

  人,往往要到了某个境界,才会知道不必刻意将别人比下来。即使把所有的对手都击败了,自己就会快乐吗?也不知哪一天,在哪一个角落,还会有高手的出现,怎么比得完呢?

  如果,常常记得在更高的地方,有一对眼睛,在看着我们。

  或许,我们会生活得更扎实,更美好。


    

Monday, December 15, 2008

斗鸡与木鸡

  
  • 吴亚鸿/Goh Ah Ang

  

《静坐当思己过》
  
  
  
  一个肉骨茶碗身的公鸡图,衍生而谈到了静态和动态。
  
  我看公鸡,有时是静态,有时却是动态。
  
  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庄子·达生篇》〈木鸡养道〉的一则寓言故事。

  齐王很喜欢斗鸡,所以就请了养鸡名家纪渻子来替他驯养斗鸡。

  才过了十天,齐王就派人去问纪子:
  “鸡训练好了吗?”

  纪子回答:
  “还不行哪!那只鸡意气很盛,斗志高昂。”

  又过十天,再派人去问纪子:
  “是不是可以出场比赛了?”
  “还没练好呢!现在这只鸡一看到别的鸡的影子,便会冲动起来。”

   再隔十天,又问纪子。
  “还不能呢!那只鸡常对四周怒目而视,它的气势自命不凡。”

   又再过了十天,纪子终于带着那只鸡来见齐王了。
  “大王,这只鸡已经训练好了。”

  齐王一见,吓得一跳。

  那只鸡只是站着,没有动静,呆若木鸡。

  纪子即说:“它的雄壮威武的德性已经完全具备了,不论别的鸡是如何的啼叫挑战,它绝对不会受到影响,镇定得就像一只木鸡。”

  果然,其他的鸡看到它劲气内敛,非常镇定,吓得马上掉头就跑。齐王看了非常的高兴。

  寓言的寓意,值得深思。

  常人处事,往往自恃意气,好勇斗狠,就像公鸡一样,眼里容不下任何对手。表面上张牙舞爪,咄咄逼人,一有机会就想将对方踩下去,事实上只是跳梁小丑。

  真正高人,却是虚心敛气,修养到家,乍看像木鸡一样。

 ‘动态’就有如‘斗鸡’,结果难免有所伤亡。

 ‘静态’就好比‘木鸡’,它有着无限的可能性。
  
  

Tuesday, December 9, 2008

一世巴生情

  
  • 吴亚鸿/Goh Ah Ang

   《最大肉骨茶碗》公鸡图 吴亚鸿绘
  

  

  丽萍来找我,邀我为“世界最大肉骨茶碗”画公鸡图。我义无反顾,一口答应了。

  肉骨茶是巴生的卖点,吃肉骨茶是巴生人的习惯,热爱肉骨茶是巴生人的情怀,肉骨茶碗进入大马纪录大全是巴生人的骄傲。为2008年肉骨茶嘉年华会略尽绵力我愿意,为碗身描绘公鸡图是一项荣耀,更何况公鸡是我爱画的题材。

  可是在着手画时,感觉容易却又不容易,心里很矛盾。容易的是,画鸡是我熟悉的主题,不容易的是,要依样照图来画,无法发挥原创性。画了一个下午,终于选出了较有个性的一幅,也就是“世界最大肉骨茶碗”上那只奔跑的公鸡。
  
肉骨茶嘉年华花絮

  谈到鸡,我的话匣子就打开了。每当看到公鸡碗,我总会想:“最初那个画出造形这么简练优美的画家是谁?真了不起。”

  我小时候,常常在吃饭时,一边看着盛饭的公鸡碗,一边想:“为什么画的是公鸡,而不是其他的东西?”

  原来,在最初的农耕社会,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公鸡作为司晨,是人们生活的警钟。是它唤醒大家起身,开始一天的劳作。

  在原始时代,猿人双手合拢捧水喝时,无意间发现了空间观念。后来,又发现泥土遇水柔软、遇火坚固,可塑性很高,因此就利用泥土创造了史上的第一个容器。

  容器的容量和公鸡的早起,是中华民族的生活哲思。

  容器有容量,所以能装盛许多东西。人类的老祖先启发了我们空性智慧,那是‘有容乃大’,容人、容事、容物、容一切的一切。因此我们说容器是人类的“美”的创作。

  我们也说,早起的人儿有饭吃,在巴生,早起的人有肉骨茶吃。这话怎么说?好吃的肉骨茶,一大早就卖完了。甚至有一些肉骨茶档,天色微亮,食物都卖光了。

  以茶代酒,以肉敬礼,浓郁的肉骨茶和清香的茶汤,这是巴生人浓浓的盛情和纯纯的交往之道。

  一碗肉骨茶,一世巴生情。
  
  欢迎到巴生来,体验一碗既浓又纯的巴生情。
  

Tuesday, December 2, 2008

说蚁

  

  • 吴亚鸿/Goh Ah Ang

  《蚁之旅》
   
  

  蚂蚁这个小生命,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是微不足道的。

  人们常忽视它,甚至轻视它。当人们碾压死蚂蚁,还加多一句:“不过是小蚂蚁罢了嘛!”

  可是,这个微小的生物,在地球上,目前已知的就有260属,约15000多种。据说除了南北极的冰天雪地之外,所有土壤层都有蚂蚁的足迹。尤其在热带雨林,每一英亩的土地大约栖息了几百万只蚂蚁。更为惊人的是,蚂蚁的数量在上百万种陆生动物当中,它们是首屈一指的。蚂蚁的总数量远远超过各种陆地脊椎动物数量的总和。

  英国已故生态学家威康斯教授曾经估计过:地球上约有100亿亿只昆虫,如果保守估计,其中百分之一是蚂蚁的话,那么,蚂蚁的总量该有1亿亿之多。这个惊人的数字,让我们震惊,这么小的东西,怎么会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它们到底在地球上活了多久?

  大约在4500万年前,在地中海西西里岛和波罗海一带发掘的琥珀,蚂蚁竟然被发现镶在黄色透明的结晶琥珀体内。那些蚂蚁只只完整地装裹在‘水晶宫’里,它们的须毛毕现,头角峥嵘,完美无缺地保存了上千百万年之久。蚂蚁怎么能享有这样的待遇呢?

  那是可遇不可求的,那是天意。

  原来,当树脂滴落时,蚂蚁正好经过,就这样,黏稠的液体将蚂蚁活生生地裹黏住,成为古代生物标本。

  其实,蚂蚁的历史何止4500万年!据说可以上溯到2亿年以前(有些数据为1.2亿),那时中亚的平原和沼泽地带就有了原始蚂蚁。后来,随着地球地壳的变动,气候的变化,这也造成蚂蚁逐渐的进化,开始过陆栖生活,同时也开始了群居生活。它们集体供养繁殖力极强的‘蚁后’,让蚁蚁相传,生生不息。

  蚂蚁的这些特性,在后白垩纪的早期,即大约是1亿年前已经形成了,后来到了始新世末期,也就是将近7000万年前,蚂蚁族群已发展到400多种了。它们分布到地球各个角落去,可说是无所不在。

  蚂蚁的分布,可说和大陆海洋的变迁有着很大的关系。蚂蚁的根据地是欧亚大陆,在侏罗纪后期的白垩纪前期,许多大陆和大陆桥出现了。通过阿拉伯大陆桥,蚂蚁散布到了非洲;通过阿拉斯卡大陆桥,蚂蚁又到了美洲,一直走到南美洲的南端。

  由此可见,在整个地球生态系中,蚂蚁的确是非同小可。

  写到这里,突然惊觉自己是个画画的,怎么都在谈蚂蚁的一些‘知性’的东西呢?

  画画的人不能对自己的创作题材一无所知,可是在追求‘知性’的时候也要有足够的感性,毕竟艺术不是科学。

  我想,要创作有感觉的作品,就要记得哲学家黑格尔说过的:“知性不能掌握美”。


  
  

Wednesday, November 26, 2008

我的‘蚁言’世界

  
·吴亚鸿/Goh Ah Ang
  
《蚁之旅》 2007
  

  
  30年前,笔下的第一只蚂蚁出现。
 
  当时,在《窗的系列》的一幅作品中,画了一只麻雀斜视窗帘上的蚂蚁。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配角,却引起人们的注意。这小生命因此激发了我往后的创作意念。
  
  我很喜爱西方荷兰画家彼耶.蒙特里安的水平线和垂直线的‘构成’系列作品,因此,一开始就将这构成与窗框结合起来,让蚂蚁爬入其中,一画就画了好几年。

  于1983年,为了让蚂蚁脱框而出,我画了一群熙熙攘攘、不下3000只的蚂蚁图,题名为《蚁聚人生》。那一年,那幅画,赢得马来西亚国家艺术馆“当代青年画家”优秀奖。从此,‘惹蚁上身’,画了很多很多的蚂蚁。
  
  后来,在90年代初,甚至在画纸上以撕贴、揉皱和重叠等技法,以营造画面的纹理及质感,让爬在其中的蚂蚁,更有崎岖难行、步步艰辛之感,同时通过这小生命隐喻许许多多活在地球上的人。
  
  选择蚂蚁作为自己的视觉语言,那是因为蚂蚁既平常又渺小,但它所蕴藏的生命力是无比顽强的。

《佛语》 2008  

  蚂蚁属昆虫类,它们的祖先和恐龙为伍,至今已有一亿多万年的历史。庞大的恐龙早已灭绝了,然而身躯细小的蚂蚁,依然靠集体的力量生存、繁衍,如今仍然在地球上爬着。

  可是,在人们心目中,蚂蚁历来是最微不足道的东西。因为它的‘平常’,它容易被忽视。因为它的‘渺小’,它也容易被轻视。所以,人们常爱用‘碾压一只蚂蚁’的比喻来形容一个孱弱无能的人或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然而,从蚂蚁身上,我们不仅看到团结合群的力量,也见证奉献分享的精神。但,这些美德是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因贪婪及自私而越来越罕见的品行。

  圣经的“箴言” 有曰:

  “——懒惰人哪,你去察看蚂蚁的动作,就可得智慧。
  ——蚂蚁没有元帅、没有官长、没有君王,尚且在夏天豫备食物,在收割时聚敛粮食。”

  由此可见,很多时候,人不如蚁。我们不但不可忽视和轻视它,还有必要向蚂蚁学习。

  近10 年让蚂蚁遇上文字,这是自己人生的体验和感触,尝试采用拓印书体,反映古意盎然的质朴美感,将古文字与视觉图像两者结合起来,表达自然与人文以及古今的对话。

  文字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它意味着文明的形成与茁壮,蚂蚁的出现,隐喻生命的可贵,只要有生命就有希望。

  就这样,‘蚁言’成为我的视觉语言,陪伴了我30年。
  

Friday, November 21, 2008

铁汉柔情

  •  吴亚鸿/Goh Ah Ang

  


《Gerak Tempur 7》 Raja Shahriman
     

  再看Raja Shahriman的作品《Gerak Tempur 7》,不禁想起看展览的那一幕。

  当时,步入 Pelita Hati 画廊,迎面而立的是一个个英姿凛然的‘武士’ ,其中有好些看来势不两立,一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局面,重重杀气笼罩着整个展览室,把室内的空气变得很冷酷。
  
  画家所创造的战士,都是由不同形状的废铁焊接而成的立体造型创作,真是名符其实的‘铁汉’。这些废墟包括被丢弃的机械或零件,铁条,铁链,锯片,引擎机件等。

  铁刚强的本质,使到本应是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铁汉’武士,更显得传神。在艺术创作而言,画家已成功地将平凡的废铁注入不平凡的生命。

  ‘铁汉’的造型非常富具造形艺术之美,其动作与姿态更是变化无穷、生动无比。它们唯一共同点是手执武器:长剑或马来短剑。有者摆出勇猛出击的攻势,有者却是一副以退为进的防守,也有些是高举双手欢呼胜利的得意模样。

  这些作品,因其造形、质感与色调,给人一种暴戾与冷酷之感。冷血的暴力与战斗确实令人心寒。

  我一边欣赏,一边惊叹于画家能够在素材的运用方面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心里很感钦佩。画家用旧机件来表达人体的结构,实为巧妙。其实人体的各个部份,就如各种操着不同功能的机械零件,任何一部分不能正常操作,都会让人觉得不完整。当全身的器官都不再操作时,人体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

  想想觉得有点儿难过,一件机器、一个凡夫,甚至一个伟人,当失去其功能时,即被社会所淘汰。能够像 Raja Shahriman 那样,将废物赋予新生命,在丑陋中寻找美感的人毕竟太少了!

  想着,想着,Raja Shahriman 已出现眼前,他友善的笑容与真诚地握手,并向我解释他的创作。举止温文的他,实在难以令人将他与其冷酷且具侵略性的创作联想在一起。

  画家说,其创作中武士的脸孔不加以强调,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块的面罩,或是动物的头形。他说,这些兽形,就象征着人类兽性的一面。虽然人兽有别,做出比野兽更残暴的行为,造成世间更大伤害的,往往是这些造物者赋予灵性的双手!

  当年年方而立的 Raja Shahriman,就有着过人的敏感触须,因此,这使到他因不满战争而作出的“Gerak Tempur”系列如此感人。

  观赏了全部的展出作品,发现有一幅显得与众不同。作品背景一片漆黑,画面下端涂上少许鲜红色调,更显神秘。作品中武士的剑并没出击,而是从容地握在手中,完全没有杀伤的意思。一个人,握着锐利的武器,却只在必要时才用以自卫,这种情操极为可贵。

  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的剑魔独孤求败,一生中用过四种兵器。一是利刃,凌厉刚猛,无坚不摧;第二种是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使用的。第三种为玄铁重剑,这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是他在四十以前横行天下时所用。第四种则是木剑,四十以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到后来更精修到无剑胜有剑的超凡境界。

  只要还有剑,即使是无形的,则难免还会有斗争。古今中外你争我斗,冤冤相报未曾了。何时,我们的人类族群,才能升华到有剑而不用剑呢?

  

Monday, November 17, 2008

《峰云再起》说振景

  
文/吴亚鸿 Goh Ah Ang
  
  
《山之颂》 色彩丰富瑰丽,画面呈现诗的激情。
 


  “走走画画,画画走走”,这是画家黄振景的写意人生。

  黄振景的绘画生涯,迄今已过而立之年,在这些日子里,他几乎每年都用了一半的时间在画画,其余时间则出国旅游,到处走走,寻找灵感。

  他强调,大自然就好像是他的绘画词典,有着取之不尽的‘词汇’,让他从中找到绵绵不绝的创作泉源。他迷恋雪峰,创作内容纵横欧亚雪山、澳美雪景,因此,黄振景有了‘山人画家’的称号。

  振景的题材以自然景观为主,画了许多白雪皑皑的群峦奇峰,也画了风光明媚的冰河峡湾、青葱翠绿的田园山谷、古典浪漫的巴黎风情等等。

  近期,他又画回山峰与云彩的系列,画出云的虚无缥缈,山峰的巍峨壮丽,云在山间,山在云里,若即若离,如梦如幻,题名为《峰云再起》。

《峰云再起》黄振景油画展,将于本月22日起在吉隆坡沙龙画廊展出,欢迎参观。


  
  《峰云再起》黄振景油画展

  画展日期:2008年11月22日至2009年1月6日
  展览地点:吉隆坡Art Salon @ Seni 画廊
       Lot 55350, Changkat Duta Miara,
       Off Changkat Duta Kiara,
       50480 Kuala Lumpur.
  联络电话:012-2001876


  

Friday, November 7, 2008

留一点自然给孩子——说户外写生

  • 吴亚鸿 / Goh Ah Ang


以双手形成视窗,找个好的构图,能够画出更理想的画面。



  年前,《雪州华校中小学学生户外写生比赛》在巴生皇城公园举行,出席的学生、家长和教师约有6、700百名,为青葱碧绿的公园增添几许活力。

  一位可爱的小女生,随着哥哥去写生,看到美丽的景色,雀跃地在斜坡上奔跳。跑累了,就坐在树墩上,快乐地喘着气。

  在那风景美好的公园里,残缺的树墩引发我的省思。
  

在绿荫下画画,凉爽写意。


  一个树墩代表一棵树木的殒灭。只要片刻的功夫,我们就能制造好几个树墩。但,要成长一棵树木,或成就一片绿林,是好几年或数十年的事。

  我想起谢尔·希尔弗斯坦(Shel Silverstein)所写过的一则男孩与大树的故事。

  有一个男孩,常常爱到一棵大树下玩,采集树叶做王冠,想像自己是森林之王;或是爬到树枝上荡秋千;吃树上的水果;与大树玩捉迷藏,累了就睡倒在树荫里。男孩非常爱这棵树,大树也很喜欢他。 

时光飞逝,男孩渐渐长大,没到树下来玩了,大树感到孤单。

有一天,男孩忽然来看大树,大树好高兴。他对大树说自己要些钱买好玩的东西。大树叫男孩采她的果实去卖,以换取金钱。男孩有了钱就很快乐,树也快乐起来。

  过了一些日子,男孩又来对大树说他要娶个妻子,要养小孩,要有一幢房子住。大树让男孩把自己的树枝砍去盖房子,看到男孩目的达到了,树很快乐。

  又过了很久,男孩再回来看树。树以为这一次男孩该有时间陪她玩了,男孩却说心情不好,只想要有一艘船,让他驶到远方去。大树让男孩把自己的躯干砍下来造船,男孩有了船,航海去了。大树很快乐,但心里却有些.......。

  再过了很久,再次回来的男孩,已是个步伐蹒跚的老头。这时,大树很遗憾地说自己已没有果实可以给他吃,没有树枝让他荡秋千,没有树干给他来爬了。

  男孩说:自己已没有可以吃水果的坚硬牙齿,没有了爬树的力气。他要的只是一个可以让他安静休息的地方。大树听了,即刻努力地把剩下的一小截矮身子挺高一点,让男孩可以好好的坐下来。对于自己还能够满足男孩的最后要求,大树再次感到快乐.......

  大自然间的一花一草,一滴清水,一丝空气和一片土地,都默默无私地奉献给人们。我们必须懂得给予回馈和爱护,才能保住大自然的活性。


小朋友专注地拓印出树皮的肌理才来画画,这也是挺有趣的方法。
    
  
  
  《雪州中小学学生户外写生比赛》,在雪州华校教师公会、雪州皇城艺术家协会和<星洲日报>的合办之下,二十多年来,风雨不改。我们发掘了无数的喜爱绘画的小朋友,也在他们小小的心灵上,播下了爱护自然和环保的种子。
  
  每一年,我们带着数以百计的学生到户外去。这些年来,涉及景点包括瓜拉雪兰莪皇家山、蒂蒂旺莎公园、美马高原、云顶高原、沙亚兰农业公园、巴生苏丹阿兰莎皇宫、巴生北港码头、巴生皇城公园、巴生港口海南村、绿野仙踪、苏丹阿兰莎高尔夫球场、国家动物园以及佛光山东禅寺等等。

  学生到了户外,有机会体验自然生态,去看看蓝天、接触大自然的花花草草,感受自然的气息,将大自然景色留在画纸上,让美丽的色彩化为永恒。冀望每一次的体验,大自然的美妙都会烙印在孩子的心坎上,增添他们对大自然的一份爱。

  这个活动,我们着重的是孩子们在过程中,是否有所发现或得到启发。至于他们的作品,我们尽量让他们表现出纯真与自然的一面。毕竟,童趣、坦率和自然的画,最真也最可爱。

  希望透过这项美感教育活动,启发孩子的心智发展,并培养孩子关怀我们的周遭,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让我们这一代,我们的下一代,还有下一代的下一代,还能有一个美好的居住空间。

  我们多希望,未来的岁月,只要打开门窗,随时可以踏实地观看天地、呼吸自然。

  留一点自然给孩子,就是留一点自然给未来。
  
  
  

Wednesday, October 29, 2008

“第29届雪州华校户外写生比赛”颁奖预告

 
  仁嘉隆东禅寺举行的“第29届(2008年)雪州华校中小学学生户外写生比赛”成绩揭晓了,颁奖礼订于11月8日(星期六)早上9时,在巴生光华独中的拿督黄景裕局绅冷气体育馆举行。

  这项活动是由拿督黄景裕赞助、雪州华校教师公会和皇城艺术家协会联办、《星洲日报》协办、文鸟贸易有限公司赞助奖品。

  这项赛会的评审团是由我国知名画家卢伙生、吴亚鸿和邓文健组成。他们对这一次的得奖佳作给予好评。唯美中不足的是有些作品,笔触不像是出自小学生的手笔,应该加以关注。比赛的目的在于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成绩并非是最重要的。

  颁奖礼当天,大会将邀请赞助人拿督黄景裕、文鸟有限公司董事经理许鸿辉、雪州华校教师公会主席黄稳全、星洲日报巴生滨海采访主任林宝源、皇城艺术家协会会长吴亚鸿、留法画家卢伙生及邓文健出席仪式。

  主办当局呼吁所有得奖者准时出席领奖。

  各组学生得奖名单如下:

  小学低年组
  特优奖
  蔡广薇(育才华小)、黄沁慧(子文华小)、林愇靖(育才华小)
  优秀奖
  刘雪楹(培英华小)、郭一婵(培英华小)、李伟铭(班A华小)、李慧仪(班A华小)、郑旨恬(万津中华)
  佳作奖
  黄洁颖(班A华小)、黄瑄岚(滨二华小)、吴顗燕(万津中华)、何慧敏(益智华小)、杜威川(蒂莎再也2校)

  小学中年组
  特优奖
  蔡励馨(育才华小)、张玮珈(子文华小)、游添民(育才华小)
  优秀奖
  黄胤婷(滨二华小)、黄政萍(滨二华小)、苏铕俊(仁嘉隆华小)、马祯祯(益智华小)、叶睿扬(根登华小)
  佳作奖
  陈佩淇(中华国民)、梁皓翔(万津中华)、高明升(新邦摩立)、方以倩(班B华小)、胡恺恩(蒂莎再也2校)

  小学高年组
  特优奖
  黄政骈(滨二华小)、黄瀚晴(育才华小)、何世斌(育华小学)
  优秀奖
  黄鸿斌(滨一华小)、杨淑娴(培英华小)、蔡亦扬(沙登一校)、吴嘉盈(育才华小)、洪彦绅(兴华小学)
  佳作奖
  谢以萱(子文华小)、陆孝伟(班A华小)、陈怡洁(中华国民)、吴坤顺(班B华小)、黄玮江(仁嘉隆华小)

  初中组
  特优奖
  林彩雯(兴华中学)、黄显敬(兴华中学)、吴欣伟(SMK Damansara Jaya)
  优秀奖
  谢悠扬(兴华中学)、李慧玲(光华独中)、邱鼎坤(兴华中学)、
  佳作奖
  何文俊(育华中学)、李家俊(SMK MES)、杨君丽(兴华中学)、林益展(光华国中)、黄沁怡(SMK Seafield)、李诗莉(STAJ)、张伟成(光华独中)

  高中组
  特优奖
  陈勇豪(兴华中学)、陈欣恩(兴华中学)、陈锦扬(光华独中)
  优秀奖
  徐芷靖(兴华中学)、蔡佩珊(Sri Acmar)、林益豪(光华国中)、李舜子(Bukit Kuda)、温旌屹(SMK Subang Jaya)
  佳作奖
  蔡佩真(Sri Acmar)、杨柔昉(兴华中学)、吕世杰(兴华中学)、莫安妮(兴华中学)、郑雯慧(光华独中)


  

蔡广薇(低年组特优奖)黄沁慧(低年组特优奖)林愇靖(低年组特优奖)
蔡励馨(中年组特优奖)张玮珈(中年组特优奖)游添民(中年组特优奖)
黄政骈(高年组特优奖)黄瀚晴(高年组特优奖)何世斌(高年组特优奖)
林彩雯(初中组特优奖)黄显敬(初中组特优奖)吴欣伟(初中组特优奖)
陈勇豪(高中组特优奖)陈欣恩(高中组特优奖)陈锦扬(高中组特优奖)



  
欲看优秀和佳作奖作品,请查阅较早的帖子。

  

Saturday, October 18, 2008

第29届雪州户外写生比赛成绩


佛光山东禅寺


  第29届(2008年)雪州中小学学生户外写生比赛日前在仁嘉隆东禅寺举行,共获得雪州境内250名中小学生的参加。  


这项比赛是由马来西亚雪州华校教师公会和雪州皇城艺术家协会联合主办,星洲日报协办、文鸟贸易有限公司报效奖品。  


户外写生比赛的宗旨是希望带领学生走出户外,去亲近、观察、关怀和描绘大自然的美。这一次的比赛在东禅寺举行,主办当局希望让参赛者体会寺院的欢喜境界和清静景象,领悟佛门的真善美,让寺院的自然景观和庄严建筑,透过学生的想象和画笔呈现出来,将空间艺术化成平面艺术。


评审团细心甄选参赛作品,
左起邓文健、吴亚鸿和卢伙生(左四)。
左三为雪州华校教师公会主席黄稳全。



  户外写生比赛的评审于日前举行,经过评审委员细心甄选,经已选出各组的13名优胜者,得奖作品如以下各图:

小学低年组优胜作品


小学中年组优胜作品


小学高年组优胜作品


初中组优胜作品


高中组优胜作品



Monday, October 6, 2008

台湾《第39 届世界儿童画展》博雅艺术中心成绩简报




李慧君银牌奖作品《大家一起玩》

台湾张文雄评语:“同学大家一起玩得好起劲,每一个人都很专注。
描画技巧很好、仔细,也很具有马来西亚的人种特色及游戏特色,颇有代表性。”


  马来西亚巴生博雅艺术中心参加台湾《第39 届世界儿童画展》,成绩标青,荣获1面银牌、1面铜牌和10个佳作奖。

  这项画展是由台湾国立艺术教育馆、台湾国立民主纪念馆、中华民国儿童美术教育学会和中华民国造形艺术教育学会所主办的。

  在《第39 届世界儿童画展》中,共有来自世界54个国家的215个单位的参与,其中的52个单位是来自马来西亚。这次我国共获得2面银牌、1面铜牌和258个入选。





蔡睿舜铜牌奖作品《太阳雨》

台湾张文雄评语:“东山飘雨西山晴,太阳雨的景象让人讶异!
小朋友在感受太阳蒸散的暖洋洋的水气!好舒适,连树木、
房子都洋溢舒服的样子,令人莞尔!”



  巴生博雅艺术中心获得银牌奖的学生是李慧君,年龄15岁,得奖作品为‘大家一起玩’,铜牌奖得主是6岁的蔡睿舜,画题是‘太阳雨’。他们两人的作品皆入编台湾第39届世界儿童画展专辑中。

  除此,博雅的10名佳作得奖者是林文珊、陈毅政、黄媚旋、卢欣盈、蔡佩珊、徐芷靖、陈勇豪、叶顺延、叶宝龄和李舜子。


林文珊作品《哥哥和我》


卢欣盈作品《家在树上》


陈毅政作品《再见》




黄媚旋作品《野外》



蔡佩珊作品《灾后》


叶顺延作品《小憩》


叶宝龄作品《祝福》


李舜子作品《游客》


陈勇豪作品《水灾》


徐芷靖作品《环保》




Monday, September 22, 2008

人各有体

 

  • 吴亚鸿/Goh Ah Ang


郑板桥作品

  一对陌生母女到我的办公室来,拿出一叠的书法习作,要我给予评定。母亲一面摊开作品一面说:“吴老师您看,无论她怎样写,都没办法写得像这种字体,请您给予指点。”

  “为何一定要写这类书体呢?”我问。

  “这是赛会指定的字体呀!如果写得不像,就不能得奖了。”

  我说:“其实,无论学习什么,不要把得失看得太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兴趣、让孩子增进信心更为重要。想要练好书法,就要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的书体,勤以练习,假以时日,就能看到成绩。”

  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有两个女儿,大的昵称兰姐,小的为蕙妹。父亲让姐姐临摹欧阳询的‘九成宫’,妹妹则书写柳公权的‘玄秘塔’碑。

  有一天,在练习书写时,兰姐问父亲:“我们都是女儿身,又是亲姐妹,为何要分别写两家书体?”

  郑板桥说:“选帖很重要,选择字帖,要考虑写的人的个性。人有人品,书有书品,一个人的性格自然会反映到字体中。所以选择字帖应与人的性格相近才好。你们二人虽是同胞,可是容貌各异,性情也不同,因此才让你们学习不一样的书体。”

  蕙妹问道:“爹,您当初学的是哪种字体?”

  “是欧体。”

  “可是怎么一点也不像欧体呢?”两个女儿异口同声地说。

  郑板桥说:“这叫着入古出新、蝉蜕龙变。”接着说:“我最初写欧体,只顾临摹,不敢走样。后来写到形神具备时,为了要有变化,就遍临群帖,取百家之长,树立自己的风格,自成一体,当然不像欧体啦。”

  姐妹俩本来就具有艺术天赋,经父亲的开导与启发,加上自身修养和锻炼,后来成了天下粉黛中的佼佼者。

  临帖是每个书写者必备的体验。好的学习方法,往往是让学生认识多种书体,然后视个别的性格与气质,选用适合个人的书体进行学习与创作。在过程中,我们取长补短,从中发现自己,那才是最可贵的。
  

  

Monday, September 15, 2008

遗爱人间——悼庄金秀老师

吴亚鸿/Goh Ah Ang


《太平湖景色》 庄金秀 1980年代


  年前的9月间,拨了一通电话给庄金秀老师,告诉他第6届“庄金秀美术奖”即将举行,并邀请老师出席颁奖仪式。

  老师回答:“最近身体有好转,应该可以出席。我正准备着演讲稿呢!”

  接着老师又说:“亚鸿,谢谢你。谢谢你多年来为我做了那么多的事,辛苦你了。”

  我连忙说:“老师请别这么说,您对我恩重如山,我都不知如何回报。为老师做一点事不足挂齿,那是我应该做的事。”

  交谈话语犹在耳旁,9月的29日,一早就突然捎来老师与世长辞的消息。我赶到庄老师府上,刚巧遇见医护人员正将老师的遗体移出车外。看见那红被毯覆裹着的瘦小身躯就是我的老师,那曾经带着我漫步艺坛的良师、曾经给我机会的长辈,一时感触良多,不禁热泪盈眶。

  
  相识于41年前

  回想,与庄老师的相识,是在41年前。当时,老师常到光华中学与刘德枢校长会晤,偶然在壁报处看到我的作品,愿意收我为徒。向来喜爱画画的我,兴奋了好几天。逢人就急着与人分享,那种喜悦是非笔墨所能形容的。

  当时我学画画,是在老师的家。第一次画水墨画,印象非常深刻。老师画了几只雏鸡让我临摹。因不熟悉宣纸的特性,不懂水墨的掌握和不会笔法的运用,结果画得一团‘鸡’。一只小鸡变成一团墨迹。庄老师看了,不但没有指责批评,反而鼓励我说:“你画得还不错嘛!”,边说边修改,点上鸡冠和撇了尾羽,一只栩栩如生的大公鸡跃然纸上。真是看得我目瞪口呆。

  老师说:“你看,小鸡变公鸡啦。”

  庄老师向来都是以爱的教育和赏识教学,引导学生和发掘潜能,我就是这样被鼓励出来的。老师使我对绘画更有信心,我也从此对画画更有兴趣。

  在追随庄老师习画期间,我有深深体悟,不但学习他老人家绘画的技能与知识,同时,老师的做人处事之道也启发了我的人生观。


《马六甲河畔》 庄金秀 1970年代


  以旧报纸包芒果送礼

  记得有一次,庄老师与我到一家报馆拜访。老师将一个以旧报纸包裹的东西,送了给对方。包裹一打开,里面原来是芒果3、5粒。

  过后,‘旧报纸包芒果’一事就被传开。‘旧报纸包芒果’一时成为佳话,大家都认为庄老师的真情真意超越了物质的价值,是一位忠厚仁爱的艺坛前辈。他老人家的旧报纸,包的是一片浓情厚意,不是如世间许多包装精美的虚情假意。

  庄老师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美感教育里的人性与爱的崇高价值观,他一直认为美术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因此,早在60年代末,他就在巴生设立画廊、组织画会,积极推动艺术文化活动,为当时犹如艺术沙漠的巴生开拓了一片绿洲。如今巴生皇城的艺术风气能有如此的蓬勃生机,庄老师的贡献,是功不可抹的。
    
  
  精心作品奉献华教

  除了推展艺术活动之外,对慈善公益,庄老师也是义无反顾。老师他将毕生的精心作品,奉献了给华教、社团、慈善机构,先后筹募了超过100万令吉的义款。

  在庄老师的人生哲学中,爱就是一切,唯有施最有福。所以在世的这数十年来,他不间断地,为艺术而奉献,为公益而付出。即使是在临终前自己健康欠佳,老师还是与往昔一样,处处献爱心,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在这世界上,锦上添花的人很多,雪中送炭的人却很少。在冰天雪地里去找炭来送人的更是少之又少。患有肾病、行动不便的庄老师就似冰雪中送炭的爱心老人。

  如今老师虽已回归天家,但老师的爱,却永留人间。

  说到老师的点点滴滴,想到曾经和老师在一起的记忆。此时,老师慈祥的微笑,浮现在我的泪眼中。
  
  思念您,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