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26, 2007

看!他们在那里(叶永发荣获《2007沙亚南画廊艺术奖》)

  • 吴亚鸿/Goh Ah Ang


《看!他们在那里》 2007 水彩 60cm x 120cm




  得知学棣叶永发获得《2007沙亚南画廊艺术奖》,我为他感到高兴。这个荣誉,再一次证明他的绘画天分与实力。

  一年一度的《沙亚南画廊公开展》,每一年都吸引了无数艺术爱好者的等待和参与。今年,共有167名画家参加,参赛作品多达248幅,作品种类包括雕塑、水彩画、油画以及混合媒介。

  这项赛会,主办当局并没有规定创作主题或内容,画家可以自由创作,选用自己喜欢的题材,采用自己熟悉的表现手法来发挥。当局认为,没有任何限制,作者可以更自由地探索、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创作中的新意、独创、感性,正是主办当局的冀望。每一年,符合标准的5位优秀画家获颁“沙阿南画廊艺术奖”。

  永发的得奖作品,是一幅描绘吉胆岛渔民的水彩画,作品题名为:《看!他们在那里》。画中三个渔夫,目光盯着船只的方向,一心想要出海捕鱼去。

  画家采用水平的构成和写实的水彩技法来表现,他将码头、人物、船只、海水,甚至是拖网渔船上拉网的机械也细腻地描绘出来。

  永发说:拖网机械的旋转运作,在他的画中有特别的象征意义。这个旋转,就象征生命的循环、地球的周转。它隐喻着重生,一个生命将经历诞生、死亡、再生的不断循环。同时,它也象征着生态系中不同角色互相牵引、息息相关的关系。

  画者认为,虽然作品看起来一片宁静,可是在有限的视觉框框内,谁也没办法预知无限的未来。我们没办法预测,平静的水面下,隐藏的海洋资源到底还会持续多久。



  渔民将希望寄托给大海,海是他们的生计与希望。可是,因为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的进展,捕鱼变得不再那么简单。渔民必须面对天然与人为的挑战,例如变化多端的天气、越来越严重的海洋污染、鱼产量的减少、海盗的侵略等。但,渔民还是得继续与大海搏斗。

  画家,通过绘画,来关怀渔民。我们不要只是说:“看!他们在那里。”更重要的是,看到自然生态的变化。如果我们没有察觉大自然所面对的危机,很快的,浩瀚的大海所能提供给我们的丰富资源,将成为一个幻觉罢了。






《生活》 2007 水彩 76cm x 56cm

Thursday, December 13, 2007

《马来西亚名家美术欣赏会》简讯

  • 吴亚鸿/Goh Ah Ang
《马来西亚现代画会名家美术欣赏会海报》




  各位网友,大家好。

  为了让更多喜爱艺术的朋友们,有机会欣赏到马来西亚一群资深画家的创作,我们透过网络的便利,举行一项别开生面的《名家美术欣赏会》。

  这项活动是由马来西亚雪州皇城艺术家协会联合马来西亚现代画会筹委会主办的,宗旨是提倡尊重个性与自由的创作理念,同时强调展现本土意识的现代绘画艺术。

  参与的画家有15位,他们是锺正山、周方正、锺木池、符永刚、吴亚鸿、卢伙生、黄美、黄振景、谢文川、陈东、叶逢仪、阿旺达密阿末以及已故庄金秀、潘国佑和瑞沙毕雅达沙。


  每位画家展示两幅精选作品,欲观赏全部作品,请浏览〈亚鸿说画〉。

Friday, November 30, 2007

画画与当画家


  • 吴亚鸿/Goh Ah Ang



《我本人·自画像·风景》
Self-Portrait (Portrait-Landscape)
Henri Rousseau 1890



  有一个人问我:“如果向您学画,要学多久才能当画家?”

  我微笑说:“绘画技巧可以学得,但艺术创作是教不来的。真正的艺术创作,是没有人可以当老师的,它是自发自动的,是孤独的。想当画家,就得靠自己。”

  说到学画画、当画家,让我想起不久前在报章读到张耐冬老师的访谈,他说:“对于现代年轻人把画画和当画家混为一谈,这是错误的观念。艺术这条路是漫长而艰苦的,年轻人真的要在艺术这条路上闯,至少要有4年的严谨学习,然后再加上4年的创作,前后8年的时间,仅是在为当画家的起点铺路,凡事都急不来。”

  张老师的这一段金玉良言,是值得所有学画的人去反省和深思的。

  不论是学习或创作,对我而言,都应该重视和享受其过程。

  有一个乡下青年,听人说‘玉’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石头,因此,对玉充满响往。可是,要分辨玉与石头,需要学习,要鉴定玉的好坏,更需要时间观察和磨练。

  于是青年长途跋涉,去到遥远的地方,向一位玉石专家拜师。专家看青年天资聪明,态度诚恳,就收他为徒。

  老师对他说:“学玉不是一年半载的事。首先要懂得中国历史。”

  每天上课前,老师都会递给青年一块玉,叫他边听讲,边摩搓把玩。

  一年后,老师说:“学玉的人,懂得历史还不够,你也必须懂得中国地理,才能知道玉和地质的关系”。像以往一样,每天青年手中一块玉,一边听课,一边把玩。

  地理课也讲足一年。青年开始不耐烦,他问老师:“我什么时候才可以开始学玉呢?”

  老师答:“耐心点儿!接下来要讲中国文化。一个不懂文化的人是不可能懂玉的!”

  中国文化开课时,老师依旧交给青年一块玉,让他去抚摸感觉。

  如此又过了一年,青年更不耐烦了,他不时问老师:“老师,我是来学玉的,为什么您讲了三年课,都没讲到玉呢?”

  “别急!今天我们来讲中国艺术。不懂艺术的人谈什么玉呢?”老师说完,照样递给他一块玉。

  青年接过了玉,叫了起来:“老师,今天的这一块,不是玉!”

  老师笑道:“现在你可以开始学玉了!”

  学玉如此,学画、学佛、学医、……….等等,任何一种学习都是一样的。

Monday, November 26, 2007

麻雀未必是害鸟

  • 吴亚鸿/Goh Ah Ang

一帘幽梦 (麻雀系列) 1986  吴亚鸿


  相信很多人在孩提时,就有读过这样的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我们吃的每一碗饭,数以千计的饭粒,都是农民辛劳的成果。那一片片从绿油油转为金光闪闪的稻田,更是他们的血汗。

  上周,读到适耕庄稻田遭到雀群光顾的新闻,成千上万的麻雀飞进稻田,吸吮未成熟的谷粒里的谷浆充饥。这种现象引起农民的担忧,唯恐收成不好,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稻农出招,在傍晚时分,到田间高声呼喊或燃放鞭炮,企图吓走这些不速之客,不让它们有歇脚的机会,以防雀灾的发生。

  麻雀主要以谷物为食,而且食量很大,一只麻雀一天可以吃掉相等于它体重三分一的谷粮。就以适耕庄的近况来说,这成千上万的雀儿所造成的威胁是不可思议的。

  麻雀因此成了稻农的公敌,一旦出现,人人喊打。

  曾经,在1958年,麻雀在中国被列为四害之一,是12年内要彻底消灭的对象。所谓四害,指的是老鼠、麻雀、苍蝇和蚊子。


  当时,中国政府规定,在指定的日期和时间内,全民出动参与灭雀行动,包括掏窝、枪打、敲锣、打鼓或放鞭炮,对麻雀赶尽杀绝。惊慌失措的雀群,不停地飞,没有藏身之处,没有落脚之地,结果,麻雀纷纷坠地,或被打死或累死了。据说在那场浩劫中,全国共消灭了2亿只麻雀。依情况看来,大家很快就可摆脱麻雀的困扰。

  可是,在灭雀的第2年,各地园林田间,突然百虫丛生,带来一场前所未见的虫害。尤其是田间的蝗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比起麻雀还要严重数十倍。因此,人们不再追赶麻雀了,幸存的雀儿得以偷生,继续在田间活着。

  其实,麻雀除了谷食之外,它们在喂饲幼儿时,都是以虫食为主。幼鸟无法消化稻谷,虫类成了它们理想的食物。因此,麻雀在田园里是害虫的天敌。它们啄食害虫带来的价值远超于对农作物的破坏。

  麻雀是我们很熟悉的鸟类。华人常爱说的一句话是:“有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我想说的是:有人的地方就有麻雀。看来,‘有稻田的地方就有麻雀’这话也绝对没错。农民、麻雀和害虫,似乎是维持着一种密切的生态关系。适当与有智慧地维持这种自然生态是必要的。

Thursday, November 22, 2007

属于全民的教育


雪州华校教师公会、雪州皇城艺术家协会主办、星洲日报协办的
《第28届雪州中小学学生户外写生比赛》得奖作品
小低组特优奖 游添民(八打灵育才华小)



初中组特优奖 蔡佩真(巴生 Sri Acmar 中学)

                  
  • 吴亚鸿 / Goh Ah Ang



  月前,出席第28届雪州中小学学生户外写生比赛颁奖礼。

  画家陈东和我一起欣赏展出的得奖作品时,他说;“这些画作是学生的心血,好好框裱与展示出来,对学生是很大的鼓励,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久违的龙甫豹老师也说:“我的孩子在求学时期也学过画。多年的美术教育,对孩子后来的发展,不论是求知识、处事或生活方面,的确有很大的帮助。”

  他们的说法,我非常赞同。

  众所皆知,美术教育能够开发一个人的眼、手、脑和心的功能。例如画画时需要细心观看,这是观察能力的提升。所谓熟能生巧,只要加以勤练,多数人都能拥有一双巧手。在绘画创作时,三思而后行的缜密思考过程,可以增强一个人的创造能力,进而培养一颗柔软细腻的心,懂得如何欣赏一切事物的美。

  学习美术有这么多好处,可惜的就是,还有很多人认为,有兴趣或有潜能的人才去学画画,美术对想从事绘画事业的人来说才具有意义。我倒觉得,美术教育就是‘生活美学’, 而且是属于全民的教育。

  为何这么说呢?试想,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哪一样与美无关?我想,不论是任何一个民族,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社会,美术都是跟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因此,我们要特别重视美术教育,通过美感教育的熏陶,我们可以转化个人情感,由内在到外在,由发现到内省,由内省到开悟。如此一来我们才能从艺术中去发现,去分享这份真正的快乐。如果所有‘美’都能落实在生活当中,我们的生活才会比较有感觉,比较具体,不会空洞乏味。
 




              
马来西亚国家画廊
The National Art Gallery of Malaysia


  美术教育是提升生活素质的知识。假如人人都有审美能力的话,我们的生活素质与周遭环境也更美好。如果全民都有审美意识,人们普遍的生活品味提高,社会素质提升,国家艺术文化的形象就能建立起来。





Friday, November 9, 2007

台湾《第38 届世界儿童画展》巴生博雅艺术中心获奖简报





巴生博雅艺术中心在参加由台湾国立艺术教育馆、台湾国立民主纪念馆、中华民国儿童美术教育学会和中华民国造形艺术教育学会所主办的台湾《第38 届世界儿童画展》中,成绩标青,共荣获1面金牌、1面铜牌和12个佳作奖。

今年的画展,共有来自世界47个国家的195个单位的参与,其中的61个单位是来自马来西亚。巴生博雅艺术中心为我国夺得1面金牌、1面铜牌和12个佳作奖。

获得金牌奖的学生是张琦惠,就读巴生兰花园华小,今年10岁,得奖作品题名‘渔村生活’,描绘宁静祥和的渔村景色。评审委员台湾美术教育家姜添旺评语为:‘有趣的渔村排列,加上调和的色彩,是这一幅作品的特色之一,人物的描绘,变化作,真有趣。’

铜牌奖得主是郑素莲,画题是‘我们都爱您,马来西亚’。评审万荣瑞的评语是:“看:那些挥动着国旗的人们,那动态、那表情,可真是画得唯妙唯肖。那观察的细腻、表现的技法,真是棒极了!”

金牌奖张琦惠的‘渔村生活’和铜牌奖郑素莲的‘我们都爱您,马来西亚’两幅作品,皆入编台湾第38届世界儿童画展专辑中。

除此,博雅的12名佳作奖得奖者是陈子元、郑欣瑜、陈伟鹏、蔡千毅、薛馨睿、黄咏馨、黄雪盈、陈勇豪、杨柔昉、李慧君、叶顺延、叶宝龄。他们皆获得佳作奖状。

  为了表扬学生们的优异表现,博雅将于近期举办一项得奖学生优秀作品展暨颁奖仪式。

金牌奖
张琦惠
〈渔村生活〉


铜牌奖
郑素莲
〈我们都爱您,马来西亚。〉


佳作奖
陈子元
〈高楼下放烟花〉


佳作奖
郑欣瑜
〈郊游〉


佳作奖
陈伟鹏
〈游乐园〉


佳作奖
蔡千毅
〈树上王国〉


佳作奖
薛馨睿
〈归鸦〉


佳作奖
黄咏馨
〈牛群〉


佳作奖
黄雪盈
〈梦〉


佳作奖
陈勇豪
〈赏灯会〉

佳作奖
杨柔昉
〈收割椰花酒〉


佳作奖
李慧君
〈绘制峇迪〉


佳作奖
叶顺延
〈五月一日的渔村〉

佳作奖
叶宝龄
〈端午来临〉



Sunday, October 28, 2007

一棵番茄树

  • 吴亚鸿 / Goh Ah Ang


《屋顶上的番茄树》
郑翔忆   11岁


  

  今年的《第8届庄金秀美术奖》,主办当局将36幅特出作品在网络上展出,让更多人有机会欣赏到可爱的兒童画。

  网友的反应,热烈得令人出乎意料。在短短几天,就有数以千计的浏览者。有来自美国、英国、澳洲、日本、新加坡、中国和国内各地的网友上网浏览,并热烈地投选心目中的好画。

  其中,来自美国的lizzie在留言板上这么说:“即使看了梵谷,毕加索,莫奈等真迹,也没让我如此震撼和感动!”。

  没错,西方伟大画家毕加索曾说:“我一生最遗憾的,就是不能画得像孩子那样的真。”

  儿童的画,不必太多的技巧,却能打动人心。这种感染力,正是由于孩子真我的表现,画出他们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这里有一则生活小故事,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有一位乡下小孩,看到自己家的屋顶上长出一棵番茄树,好奇地问祖父:“爷爷,为什么番茄树会长在屋顶上呢?”。

  祖父笑说:“傻孩子,那是因为小鸟吃了番茄,没有消化的种子随着粪便排出。粪便落在屋顶,番茄树就长在屋顶啦!”

  “屋顶上没有土,番茄树为什么还能活?”

  祖父回答:“想活下去就有办法。”孙子听了,似懂非懂。可是这句话已悄悄烙在他的脑海中。

   有一次,绘画老师出题‘我的家’,孩子就画了屋顶上的番茄树。

  他把图画交上去,老师看了叫道:“你画什么?”

  “我家的番茄树。”

  老师生气地说:“你到底有没有看过番茄树?”

  孩子说:“看过。”

  “你还敢说看过?”

  “老师,我真的看过。”

  老师气得掴了孩子一巴掌。“看过还把番茄树画在屋顶上?”

  孩子掩着发麻的脸颊,说:“我家的番茄树就长在屋顶上。”

  “你种的呀?”

  “它自己长出来的。”

  “骗鬼!屋顶上没有泥土,番茄树怎么能活?”

  老师举起手,还想打下去。孩子突然冒出一句:“想活下去就有办法。”
  老师听了,愣在那边,最后把画收了。


  在我们生活中,如果一个人不想活的话,即使再好的生活环境,他也活不成。但是,如果一个人想活下去,不管环境多么恶劣,他都有办法生存。

  ‘屋顶上的番茄树’,虽然只是一张儿童的画,但却流露出真善美的寓意。它让人领悟到,一颗种子没有办法选择生长的土地,一个人,也没有权力选择出生的地方。无论如何,我们都要珍惜生命,好好地活下去。


  我常常觉得,真正好的作品,不论是儿童或艺术家的创作,都有着一定的感染力,能够净化我们的心灵。也因为这样,冀望《庄金秀美术奖》还会一届一届地办下去。


《屋顶上的番茄树》
郑箕桦 10岁

《屋顶上的番茄树》
林文康 6岁

《屋顶上的番茄树》
李靖昕 7岁

《屋顶上的番茄树》
陈振彬 12岁

《屋顶上的番茄树》
薛馨睿 12岁

《屋顶上的番茄树》
吕镇立 11岁

《屋顶上的番茄树》
林杰丰 7岁

《屋顶上的番茄树》
陈恩琳 6岁

《屋顶上的番茄树》
马缘芩 8岁

Friday, October 26, 2007

《第8届庄金秀美术奖》颁奖礼简报

  • 吴亚鸿 / Goh Ah Ang
YB陈仪乔在吴亚鸿会长及嘉宾们的迎迓中步入会场


《第8届庄金秀美术奖》颁奖礼盛况

大家期待的《第8届庄金秀美术奖》颁奖礼,终于在2007年10月17日顺利举行。当晚,出席的学生与家长非常踊跃,人潮挤满了巴生精英国际理工学院的大礼堂。

来宾一边观赏展出的得奖作品,一边发出赞叹的言语。有些甚至互相推测,谁会是这一届的‘金秀奖’的主。出席领奖的小小画家们,脸上都流露喜悦的神采。

来宾观赏展出作品

《第8届庄金秀美术奖》的颁奖贵宾是我国国际贸工部政务次长兼巴生区国会议员拿汀巴杜卡陈仪乔博士。在YB陈仪乔博士抵步后,颁奖仪式于晚间8时举行。

在仪式上,大会播映已故庄金秀老师在艺坛的一些事迹与片断,让会场的人士更了解庄老师对我国艺坛的贡献。

雪州皇城艺术家协会会长吴亚鸿在会上说:
今年的《庄金秀美术奖》有一个突破性的环节,主办当局将36幅特出作品,上载到网络上,让各地的网友也来欣赏好的儿童画。浏览者非常踊跃,有来自国内和国外的网友。其中,来自美国的网友lizzie说:‘即使看了梵谷,毕加索,莫奈等真迹,也没让我如此震撼感动!’。

没错,儿童画就是有如此的震撼力。20世纪西方一代宗师毕加索,享年92岁。在晚年时,他曾说:“我一生最遗憾的就是不能画得像孩子一样。孩子的画能够感动人,因为那是孩子在自动自发的情况下,一种真我的表现。

吴老师说,《庄金秀美术奖》的举办,是为了表扬及缅怀庄老师对本地艺坛的贡献。这项活动,连续不断地举办了8年,而且还会办下去,主旨是希望透过美术活动传承已故庄老师推崇真善美的艺术理念和精神。同时,也感谢各校校长、老师和参与的同学们。

吴亚鸿会长强调儿童美术体现真善美,具有感染力



畫展開幕人YB拿汀巴杜卡陈仪乔博士在会上说:
艺术有着潜移默化的功能,可以提升社会的文化气息。让孩子学习绘画,其实是给了他很大的财富,因为这可以改变他的人生观,同时培养优雅的气质。只有当好的艺术品得到广泛的赏识,大马的艺术水平才能提高。我国需要培养更多懂得欣赏艺术的人民,才能打造一个文明的社会。
YB陈仪乔致开幕词

主办单位善用e时代的高科技,将儿童作品放在网上,这在大马艺术界来说是一项突破。通过网络,让全世界的人都可以欣赏和认识大马儿童的创作,这是令人感到鼓舞的。向群众介绍好的艺术品,是推动文化艺术的重要环节,希望商家及财团可以支持及赞助,包括赞助画展、购买艺术品或建立展览馆等。

YB陈仪乔当晚也拨款3千令吉作为活动基金。

YB拿汀巴杜卡陈仪乔致词完毕,皇城艺术家协会会长吴亚鸿老师赠送纪念品予YB陈仪乔博士、精英国际理工学院学术总监马润龙博士、评审委员画家陈东以及黄振景。

当晚的出席嘉宾还有雪州华小教师会会长吴清良校长、名誉顾问叶亚诚校长、精英国际理工学院客户市场总监傅清心和国际学生部市场经理杨勇豪、星洲日报阅报计划策划人黄冠燊 、博雅画友会主席陈福财以及已故庄金秀老师的夫人黄顺妹和亲友们。

稍后,在会长吴亚鸿老师、马润龙博士、庄金秀夫人和评审委员的陪同下,YB拿汀巴杜卡陈仪乔博士颁发现金奖和奖牌予优秀奖得主。

当大会司仪宣布今年共有2位‘金秀奖’得主时,台下的观众群中爆出一阵惊喜的欢呼。

今年的‘金秀奖’落在9岁的张瑞月(兰花园华小)和12岁的邓世轩(兴华华小)手中。他们各获得现金奖300令吉、精美锡制奖杯和奖状。

在仪式的尾声,全体得奖者上台和嘉宾来一个大合照。台下的镁光灯不断地闪烁,照耀着台上喜悦的小小脸蛋和出席的嘉宾们。《第8届庄金秀美术奖》颁奖礼就在一片欢欣和掌声中落幕。

得奖学生与嘉宾的大合照



《第8届庄金秀美术奖》得奖名单

金秀奖
张瑞月 邓世轩

优秀奖
吴施仪 黄咏馨 萧瑾涵 魏恺谊 陈千怡
陈伟杰 吕镇立 李立哲 黄尚洋 Azmiera Azwar

佳作奖
黄媚璇 刘宇谦 沈学慧 萧瑾彤 陈彦文 蔡睿舜
马缘芩 邱佩佩 邓锦辉 冯威翰 黄志健 林文珊
叶泓祥 萧俊晖 黄雍心 林锦莹 郑锦芬 冯威泽
李嘉豪 陈毅政 李可慧 黄汶贤 陈伟鹏 Thrishila

入选奖
郑文丰 余辰蓥 陈筠元 曹永升 邱承昱 黎均钊
陈湧威 洪伟杰 吕焌维 张订洋 卢欣盈 颜株铃
李家豪 马焕竣 李靖昕 陈恩琳 谢佳颖 符文聪
张嘉运 陈伟彬 陈振彬 陈苑合 李慧慧 杨城轩
吕敏瑜 黄雪薇 李敏绮 林杰丰 叶芯盈 陈佩琦
徐子康 朱绮燕 郑可欣 冯志华 徐佩雯 李承泽
陈善语 林文康 潘子恒 刘仲浩 石佳莹 柯泰延
李疌隽 张宏贤 邓慧琳 蔡钰燕 Foo Zhao Liang
Nathalie Tan Nurin Johari Cheng Xin Tung

网络人气奖
李立哲 沈学慧 黄咏馨 冯威翰

2位‘金秀奖’得主邓世轩与张瑞月和嘉宾们合影。左起马润龙博士、庄金秀夫人、YB陈仪乔、吴亚鸿会长、黄振景、陈东。

Thursday, October 25, 2007

缅怀恩师庄金秀


笔者与庄金秀老师摄于吉胆岛 1999

  • 吴亚鸿 / Goh Ah Ang


            两年前的9月29日,我国艺坛名宿庄金秀老师与世长辞。

            当天,接到消息赶到丧府时,医护人员正将老师的遗体移进屋内。眼看那红被覆裹着的瘦小躯体,是曾经引领我进入艺坛的启蒙老师,一位曾经给我机会的人,一时不禁热泪盈眶。

            回想1967年,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认识了庄金秀老师。

            当时,我就读巴生光华中学。课余闲暇,最爱画画。无师自通,乱涂乱画,可是作品却常有机会上壁报。有一次,庄老师到学校会晤校长,偶然在壁报处看到我的作品,愿意收我为徒。得知消息,我喜出望外。在绘画的道路上,有一盏明灯引我前进,从此可以脱离自我摸索的困惑。

            追随庄老师习画多年,深深感受到,老师确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好老师。他不但绘画知识渊博,也有深厚的中国文学造诣。在美术教学观点和方法上,老师更有一番独特的见解。老师强调要造就一个艺术家,一开始就必须培养个人的创作观念,循着各人的特点而奠下不同的基础,往后的创作思路才能自由发展。老师这种了解学生素质及个别才能的教学法,深深影响着我后来从事儿童美术教育的教学理念。

            在做人处事方面,庄老师也是我的良师益友。老师虚怀若谷,与世无争的修养,是学习的典范。对于提携后进那种不遗余力的无私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谈到推动美术教育工作,老师永远不落人后。只要是有关美术的活动,他都乐于参与,任劳任怨,献出他的力量、时间和精神。

            从60年代起,庄老师领导的皇城艺术家协会,配合了其他文教团体、报界、画廊以及商业机构,举办无数的赛会和画展,通力推展艺术及发扬文化的使命。

            除了推动艺术活动之外,对慈善公益,庄老师也是义无反顾。他将毕生的精心作品捐献出来,先后筹募了超过100万令吉的义款,悉数捐献给社会公益。他的慈善壮举,在本地艺坛可说是无人能出其右者。

            回溯庄老师50年来对本地艺坛的贡献,在7年前,我毅然决然以老师的名字,举办《庄金秀美术奖》,让更多人认识庄老师其人其事,表扬他热爱美术教育的精神。

            4天前的10月17日,第8届《庄金秀美术奖》颁奖礼顺利举行。庄老师如今身在天国,唯有继续以这项活动,来回馈老师的教诲和缅怀老师的恩情。












          Friday, October 5, 2007

          第八届(2007)庄金秀美术奖比赛成绩揭晓

          由雪州皇城艺术家协会主办、巴生HELP精英国际理工学院协办的第八届(2007)庄金秀美术奖比赛成绩揭晓,颁奖礼将在本月17日(星期三)晚上8时,在HELP精英国际理工学院(巴生百利广场5楼)礼堂举行。届时巴生区国会议员拿汀巴杜卡陈仪乔博士将主持颁奖暨画展开幕仪式。

          这项赛会参赛者非常踊跃,参赛作品多达1千80幅,赛会评审委员是留法画家陈东、皇城艺术家协会会长吴亚鸿以及马来西亚现代画会主席黄振景。

          经过细心筛选后,大会共选出36幅特出作品及50幅入选作品。颁奖当晚,大会将从36幅特出作品中,选出1名‘金秀奖’、10名优秀奖和25名佳作奖。

          金秀奖得主将获奖金300令吉及精美锡杯一座,优秀奖可获奖金100令吉及奖牌与奖状,佳作奖各获奖牌及奖状,入选奖者各获奖状一张。

          36幅特出作品名单:
          吴施仪 黄咏馨 萧瑾涵 黄媚璇 陈伟杰 刘宇谦 陈千怡 魏恺谊 李立哲 沈学慧
          张瑞月 萧瑾彤 陈彦文 邓世轩 蔡睿舜 马缘芩 邱佩佩 邓锦辉 冯威翰 黄志健
          林文珊 叶泓祥 萧俊晖 黄雍心 黄尚洋 林锦莹 郑锦芬 冯威泽 吕镇立 李嘉豪
          陈毅政 李可慧 黄汶贤 陈伟鹏 Azmiera Thrishila

          50幅入选作品名单:
          郑文丰 余辰蓥 陈筠元 曹永升 邱承昱 黎均钊 邓慧琳 陈湧威 洪伟杰 吕焌维
          卢欣盈 颜株铃 李家豪 马焕竣 李靖昕 陈恩琳 谢佳颖 符文聪 张嘉运 陈伟彬
          陈振彬 陈苑合 李慧慧 杨城轩 吕敏瑜 黄雪薇 李敏绮 林杰丰 叶芯盈 陈佩琦
          徐子康 朱绮燕 郑可欣 冯志华 蔡钰燕 李承泽 陈善语 林文康 潘子恒 刘仲浩
          石佳莹 徐佩雯 柯泰延 李疌隽 张宏贤 张订洋
          Foo Zhao Liang Nathalie Tan Nurin Johari Cheng Xin Tung

          大会呼吁所有得奖者于颁奖当晚7时30分前报到,准时出席领奖。

          Monday, October 1, 2007

          到处留情

          • 吴亚鸿 / Goh Ah Ang

          《巴黎塞纳河畔》 油画
            
            黄振景是位浪迹天涯的画家,他的人生历程,就是不断地旅行,不断地创作。去到哪里,就画到哪里,可说是一位到处留‘情’的艺术工作者。

            画家黄振景,秉持明末清初书画大家石涛老人的创作理念,那就是‘搜尽奇峰打草稿’,作为他的座右铭。因此,振景的足迹,曾经遍布遥远的喜马拉雅山脉山麓丘陵,冰雪覆盖的昆仑山峰,澳洲丰硕的农田,纽西兰如诗如画的土地,法国山谷的田园,中国丝绸之路,新疆、洛矶山脉、北美洲的冰河等地,到处去写生画画,留住激情。

            振景说:“我的创作灵感是来自于大自然,大自然就是我的老师。因此,我一次又一次,到处去旅行,就是在寻找自己梦中的香格里拉。”


            他又说:“我创作的时候,强调就地取材,那样比较有感觉。有感觉的作品才能打动人心。”

            的确,大自然里有着取之不尽的题材,可以让我们尽情地挥写,将它转化为艺术创作的‘符号’。十九世纪西方伟大画家塞尚(1839-1906)的“自然不过是画家的词典耳”这一句话,说得最透彻,意思是大自然中的一切只不过是一本词典,词汇虽然非常丰富,可是却需要创作者作适当的取舍与运用,才能转化为富有感染力的艺术作品。

            振景这些年来不断地到处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视觉艺术语言,这很符合塞尚的说法。


            这次,黄振景的近作展,题名为“刀触留情”,呈现在大家眼前的大地山河、风土民情,是画家通过强而有力的刀触,挥写出的内心激情。在画布上,留下画家自己人生旅途的足迹。

            这是我看了振景的作品后,心中的一点感想。





          Friday, September 21, 2007

          一百万以后

          • 吴亚鸿 / Goh Ah Ang

          一个多年不见、常居外地的朋友到访,见我27年来,还是守在老地方教画,没有任何发展,认为这样的日子该是清苦难过吧。

          朋友关心地说:“亚鸿,艺术无价,我看你不要再执著啦。跟我来,赚他一百万,再来搞艺术吧!一百万,在我们直销这一行,很快就挣到了。………。”

          我感谢他的好意,笑着对他说:“如果钱太多,我怕自己会‘得意忘形’,那就无法画画了。”我也告诉他,自己的三个儿女都已完成了学业,无需那么拼了。

          我个人一直这麽认为,如果一个人生活得太舒适的话,想必是无法创作的。

          历代以来,许多伟大的艺术创作,并不是在养尊处优或荣华富贵之余而诞生的。

          例如,西汉的司马迁,被处以宫刑,但他忍辱继续写作,终于完成了《史记》。宋朝大文豪苏东坡,被贬谪黄州。在政场失意、生活困苦的情况下,作了《赤壁赋》,描写当时忧郁苦闷的心情。《史记》和《赤壁赋》都是在苦难中提炼出来的。

          另有一个是我常爱说的故事。唐朝有个诗人,赴京考试,名落孙山。因此,独自去到苏州散心。苏州风光好,却难以安抚失落的心情。夜晚,他乘坐的小船停泊桥边。想到老奶奶对他的期望已落空,诗人更是伤心难过。

          他辗转难眠,于是走出船舱,想与船夫聊天,发现船夫已睡着了。抬头看到渔火点点,月亮渐渐西沉。深秋的寒夜,听到一声鸦啼,感触良多。在摇摆的小船上,忽闻悠扬缭绕的钟声,一股乡愁涌上心头。望着夜色中的枫树古桥,不禁吟道: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就是诗人张继写的《枫桥夜泊》。一千多年后,它还是那么凄美感人,广为传诵。因为这一首诗,张继的名字得以流传。与他同时期、榜上有名的是谁,我们也记不得了。

          我在想,假如当时张继金榜题名,他在苏州枫桥还会有感而发吗?他能否写出这么优美的诗句?

          一百万,对于一个正真艺术家的创作,有多大的意义呢?

          一日为师


          《夜巡》,"The Night Watch" , Rembrandt, 1642

          • 吴亚鸿/Goh Ah Ang



          最近再读荷兰画家林布兰的《夜巡》,让我想起他和学生的一则故事,心中很感慨。

          林布兰是美术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他一生的创作中,伟大的作品很多,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夜巡》。这幅画,也使他在世时蒙受一生的耻辱。这怎么说呢?

          《夜巡》,原是16名保安射手凑钱请林布兰画的群像。林布兰觉得要将这么多人一字形排列不好看,因此画家设计了一个情景,按照他们的身份,描绘他们接到警报准备出发,队长交待任务,有人擦枪筒,有人扛旗帜,周围还有看热闹的小孩。作品完成,那些保安射手认为画中人物地位、大小、光暗不同而拒绝接受,并要他重新画过。为了一个画家的人格和尊严,林布兰拒绝了。当年他才36岁。

          整个阿姆斯特丹的人民,包括艺术评论家、画家、作家和普通市民都在耻笑他。耻笑的并不是对绘画的判断,而是对他人遭殃所产生的幸灾乐祸的心态。由于林布兰倔强的艺术家个性、不委屈求全、不投其所好,守着人格尊严而面对无人买画的困境。

          大约在逝世前一年,林布兰的生活已经非常困苦潦倒。有一天,62岁的他蹒跚着脚步,来到早年的一个学生的家。这名学生正在画画,刚巧需要一名临时模特儿,来摆出粗野的刽子手的姿势。林布兰说:“我试一试吧。”然后赤膊摆出一个‘甫士’,自己感觉还满意。

          摆了良久,林布兰的视线游顾学生的画作。他惊讶地发现,画中的笔法都是在模仿早年的自己,可是又模仿得不好,他别过脸去,真后悔自己的这一眼,并为自己的发现黯然神伤。

          学生的画笔点醒他,让他发现,以一个大师的身份,居然脱衣露胸站在那边,让一个模仿自己画风的人来画自己狼狈的一面,简直就像一个傻瓜。而他的学生,正在得意洋洋地涂涂抹抹,完全忘了眼前的模特儿是谁。画完毕,以市场价格付给老师酬劳。林布兰收了钱,默默地走开。

          在林布兰这一个案,我们看到无知者对《夜巡》的毁谤攻击,是可笑的。而那些评论家的落井下石是不可原谅的。对于一个亲自调教出来的学生,竟然漠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基本关系,更是无法饶恕的。

          有一句话这么说:“一日为师,终身为师。”古人的教诲,似乎道出了,老师当前,不要忘了自己是谁。


          说花

          我家门前的九重葛盛开,为整个不太起眼的草地,增添了几许秀色。

          朋友见了,都说花开得很美。花,似乎有一种力量,可以让人们的心情亮丽起来。

          社会中有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信仰、不同教育阶层和文化背景的人,但几乎人人都对花有美的共识,觉得花有一股难以抗拒的魅力。

          人人爱花,因为花在我们生命中,有着深刻的意义。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过赠送或接受花的经验。

          一个人最初收到的一束花,也许是在婴儿诞生时。亲友送上的鲜花,是对迎接新生命的欢迎与祝福。长大一些,逢生日纪念,婚礼节日,庆典会上,都有送花祝贺的习惯。也有人以花表示爱意,送花给父母,歌颂伟大的恩情。送花给情人,表示深情的爱慕。

          可是,当亲友病了、受伤了,我们送给他们的花,代表着我们的慰问。有人逝世了,我们献上鲜花,这意涵着伤感和怀念,也是告别和安息的象征。

          鲜花有很强的感染力,它是美好与喜悦的表现,寄望与祝福的象征,眷念与安息的意含,那凋谢枯萎的花呢?

          绽放了好几天后,我家的九重葛谢了,凋零满地。之前的灿烂艳丽不复在,见到的人都觉得惋惜。对于那些枯萎的花,觉得没有什么美感。

          其实,‘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如果我们能够体会,谢了的花,化为养料,造就下一回的盛放。那么,凋谢的花,也是很美的。

          据说,古代佛陀,讲经说法,常在丛林间。话说有一次,佛陀在说法时,突然沉默不语,捡起一朵落花,递给弟子们看。大家都看不懂,唯有弟子迦叶报以一个微笑。佛陀很开心,觉得迦叶已领悟到,一朵花,包含了生命的种种,因此将花递了给他。这就是著名的佛教典故‘拈花微笑’。

          花开花谢皆有情,让我们从一朵花中去领悟生命的真谛。

          Sunday, September 16, 2007

          月亮代表我的心

          中秋快到了。

          中秋节,赏月、品茗、吃月饼、提灯笼、唱唱歌、跳跳舞,是一年复一年的活动。

          在这月圆欢庆的时刻,我与大家分享一则中秋小故事。

          清代郑燮,他就是名书画家郑板桥,人品清高,不爱奉承;为官正直,深得民心。但在官场上一生只任县衙一职,从未晋升。

          有一次,在情非得以之下,板桥出席了一场高官显要的中秋雅集。

          一位官爷提议,以圆月为题,吟诵前人诗词或即兴赋诗,为集会助兴。

          其中一人即吟:“夜半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

          众人道:“这是苏东坡诗句,将圆月喻为冰轮,好句!”

          接着有人吟道:“高星粲金粟,落月沉玉环。”,引用了白居易诗句,把明月比喻作玉环。

          另一位不甘示弱急吟:“朱弦初罢弹,玉兔正奇绝。”

          “那是诗人卢同将月亮比喻为玉兔,有境界。”

          语音刚落,又有人吟贾岛诗句:“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众人叫绝:“好一个‘亏复圆’!”

          还有一位顺口念了:“夜阑接软语,落月如金盆。”

          众人赞道:“今夜咏月,一句比一句精彩,先冰轮后玉兔,这又喻为金盆,妙极了!”

          最后,众人把目光投向板桥,齐声说到:“君是当代名儒,应即席赋诗,不可借用前人的诗句,方不负今夜盛会。”

          在一旁独自纳闷的板桥,心想:“你们这些官爷都是风花雪月地歌咏圆月,对当下民间疾苦视而不见,只句不提。” 。因此他脱口而出:

          “东海飞去黄金钱,引动贪人抓青天。”

          将圆月比喻为黄金钱,一语惊动四座。

          板桥显明是借题发挥讥讽上宪,渲染官场混浊不清。他隐言贪官污吏,为争夺一轮‘圆月’,抓破了一片宁静的青天的画面。众人听了,议论纷纷。

          板桥的隐喻,像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也照见现今社会实况,让我们看到,无数贪婪的官爷,为了个人利益,不惜上欺君主,下压百姓,道德沦丧,馋相嚣张,令人发指。

          冀望在这天清月圆的佳节,不要只顾举头望明月,也应该低头省思人性,想想我们的文化问题,社会问题,国家问题。

          Sunday, September 9, 2007

          看陈东的画

          上周,画家陈东告诉我,说他最近完成了一幅巨作,约我去看看。

          那是一幅147200公分的油画作品《佛陀的眼睛》,画中以黄金比例画了几个框,框里框外布满许多的‘佛眼’和一些‘散花’。画的下端三分之一处画上34暗的7盏灯。第4盏灯下有一张微笑的双唇。整幅作品采用深蓝色为主调,并以黑白、红青、黄紫对比色为点缀,画面醒目有张力。

          陈东说:“有位艺评看了说:眼花缭乱,主题不清。”陈东解释:“其实,我这幅作品,是采用多视点的构成原理,画的是千眼菩萨和飞天散花的大千世界。”他问我有何看法。

          旁观的一位朋友即刻说:“你的创作不应该出现毕卡索或马蒂斯的影子。”

          陈东拍手称赞:“你讲得不错,毕卡索和马蒂斯在我的创作里就是一种象征符号。”

          陈东是我国一位资深的画家,早年留学法国,他于去年举行《情系毕卡索》的个人回顾画展,坦然向艺坛告白,说明自己是向毕卡索偷师而得名的。艺坛之大,名家之多,可以成为典范和学习的对象很多。只怕是拾人牙慧,还声称是自己的原创。像陈东光明磊落的情操,是让人尊敬的。

          话说回来,陈东的《佛陀的眼睛》一作,从形式上分析,是采用西方立体画派和极限艺术的构成作为出发,追求的是简化造形和平涂色块的艺术创作。

          从图像意涵来说,那些冷暖色彩的‘佛眼’似乎告诉我们,人们的心灵之眼是否可以既热情又冷静?能不能在该热时热该冷时冷?可不可以冷热之间得到平衡,保持有弹性、灵动与创造呢?

          至于那些飘落的飞花,它不仅是一种美的象征,也是对悲苦的人们最真实的安慰,让人们的心灵升华,在那里飞翔,在那里散花。

          微笑的嘴唇,因为只有一张,所以成为焦点,而这焦点是那样宁谧,那样祥和,那样欣然,那样无所得失,像是那沉默不语‘拈花微笑’的情境。

          我和陈东分享自己的观点,他听了很开心。

          临走之前,再望一望画作。悠然见‘微笑’,我的心,充满喜悦。

          Tuesday, August 21, 2007

          一切归零

          一位政界朋友到中国参加第二十届中国企业家零项修炼特训营,遇到外丹功师傅田常桂。田老师托那位朋友交一份该项活动的讲义和资料给我,希望我也从中受惠。

          ‘零项修炼’,是开发大脑、开启智慧的禅修,是透过梵乐、素食、静坐、参话头和禅解中西文化,引导学员进入归零心态学习——放下是为了更大的承担,休息是为了更远的长征。

          ‘禅’这个字,拆字解义,那是‘表示简单’。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一切从简就比较接近禅意。但要做得简单,过得简单,实行起来一点儿都不简单。我想,简单不来,最大原因是‘放不下’。人们放不下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譬如尊严、面子、感情、权力、地位和财物。对于很多人来说,最放不下的应该是‘我’吧。

          在我印象中,有一则故事很能反映这种状态。

          一条小河流,从遥远的高山流下来,历经许多艰辛,排除万难,创造了无数奇绩,大家认为它很伟大。有一天,河流来到沙漠边沿,想要跨越这片沙漠。可是,才一涉足,就差点被热沙吞噬。它失去了信心,裹足不前,在那儿干着急。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风掠过,卷起飞沙走石横跨整个大沙漠。河流见了,心里非常佩服。于是对风说:“朋友,你真本事,你才是最伟大的。”

          风说:“其实,你和我一样,也可以穿越这片沙漠。”

          河流说:“可是,一走进沙地,我就会被吞没。”

          风说:“勇敢一点,只要‘放下自我’,蒸发自己,你就会成功。”

          河流认为,让自己蒸发到空中,那不等于自我毁灭吗?它着急地说:“不!不!我不能放弃我自己。”

          风说:“如果执著于原来的自己,你就永远无法越过这片沙漠。”

          河流心想,不蒸发自己,也是会消失在热沙中。最后,河流鼓起勇气,放下自己。这时候,只觉一阵清凉,自己升到空中。到了高空,它凝聚成朵朵白云,随着风儿,自在地越过了沙漠。随后,云儿越聚越大,又化成雨水,滋润大地山河。

          河流兴奋地说:“嘿!我已还原了,不但如此,我还超越了自己,不再是从前的河流了。”

          我们的生命历程何尝不是像河流一样?不能放下者,不只无法跨越生命的障碍,也不能抵达另一个新领域。一切回归到零,从新开始,不执著于自己,不眷念于权势,学习‘放下自我’的智慧与勇气,迈向超然的境界。

          Sunday, August 19, 2007

          发现惊喜

            听过一些家长这样说:“我的孩子很聪明,将来一定有作为。”、“我这个孩子没有用”、“孩子不是读书的料,将来要怎么办?”、“孩子琴弹得那么好,我决定栽培他成为一流的钢琴家。”、..........。

            从小判断孩子有用无用,将来是否有所成就,很多时候是言之过早。尤其是判断错误,将会徒劳无功。

          曾经有两个兄弟,漂洋过海到国外,希望能闯出一个春天来。

          到了那边,生活艰难。后来,哥哥决定到郊区物色一块田地,发挥他一技之长的耕耘本事。

          弟弟自觉没什么特长,只好白天在餐馆干活,夜间去修读一项课程。

          几年后,弟弟去探望哥哥。

          哥哥问:“这些年,你都在忙什么?”

          弟弟说:“我拿了一个地质学学位,目前不务正业,还在找工作。”

          哥哥听了觉得不可理喻,难道这几年光阴就只换来一张文凭吗?为了让弟弟醒悟,他带领弟弟参观他的菜园。望着绿油油的一片农作物,哥哥说:“这片园地现在是属于我的,这是我努力的成果。”

          弟弟低头思索,默默地走在田园间。他是读地质学的,对那块肥沃的土地很感兴趣。于是,他翻翻土壤,细心观察,然后抓了一把泥土,走入屋内。哥哥莫名其妙,跟了上去。

          弟弟开了水喉,让细水慢慢地冲洗手心捧着的泥土。哥哥对弟弟的动作更感费解。

          不久,弟弟缓缓地说:“哥,你看,这是黄金耶!”

          由于有限的知识、概成的观念和肤浅的判断,过去几年,哥哥都只看到土壤的表层,只想到利用泥土来耕种赚钱。从来没想到,在泥土中,还可以找到更有价值的东西。

          很多时候,光靠表面来判断是不够的,发掘潜能需要时间。

          给孩子一小块土地,让他有个表现和作判断的机会,也许,他的发现,会带给我们无限的惊喜。

          Sunday, August 5, 2007

          好的儿童画

          台湾世界儿童画展金奖 《妈妈》 陈勇威 2003


          • 吴亚鸿 / Goh Ah Ang


          在一项儿童的画展中,一位观众看着展出的得奖作品,疑惑地问:


          “为什么这些看来不起眼的作品都得了大奖,那些画得很美的反而只是入选罢了?”


          “您为什么认为入选作品比较好呢?”我问。


          观众说:“画得很像啊,色彩鲜艳美丽。总之跟真的一样就是好的作品。”


          我引用了日本美术评论家久保真次郎在《儿童的创造力》书中的一段话向家长解释:“大部分的人认为造形描绘逼真、色彩艳丽、光暗分明、前后有序的作品,才是好的儿童画。其实那些仅仅属于形式完整的绘画,是一种说明式的作品,并没有表现出自我的情感。儿童画,应该先让孩子表现自己才是重要的。”


          “那些所谓自我表现的作品,都是粗糙又不完整的,怎样看都不美。”观众说。


          我说:“其实,这些画虽然没有细腻的描绘技术,但都有内容、有情感和有个性。本质上都显现出艺术创作应有的特质,同时,更重要的是富具儿童画应有的纯朴、率直和自然,是值得我们珍惜的。”


          观众说:“听了老师的解说,还是一知半解。”


          我回答:“一切只要从‘心’开始,用心去看,去体会,就能看见儿童画的美。其实,欣赏儿童画就像是聆听儿童的话一样。”


          例如,有一个小孩对妈妈说:“我长大以后,要跟妈妈结婚,永远和妈咪住在一起。”妈妈听了一定很开心,因为那是孩子爱的表现。


          如果孩子是这么说:“我长大以后,找个漂亮的姑娘结婚去,不跟妈妈住了。”你想,作为母亲的,听了会有怎样的感想?


          儿童的绘画与他们的言语都是一样的率直可爱,所以在欣赏童画时,不要在乎画得像不像,或对不对,而是作品是否真诚和感人。一幅好的儿童画,会令人看了发出会心的微笑。


          我常常都这么认为,儿童画大概可归纳为两大类:

          一种是看起来充满稚气、活泼、纯朴的‘真诚’;

          另一种是画面流露老成、稳定、华丽的‘虚假’。


          我喜欢前者,因为它很可爱。



          Thursday, August 2, 2007

          朴实艺术


          《梦》(局部)"The Dream"(Portion) Rousseau 1910




          • 吴亚鸿 / Goh Ah Ang


            最近,在一份报章读到一篇‘朴实艺术’的报导,觉得有意思,很想与大家分享。

            报导中指出,‘朴实艺术’倡导人台湾画家张均翔,是台湾艺术大学美术系毕业生,对于美术教育,理论和技巧十分了解。可是多年来,始终无法解开心中的一个谜:“什么叫美?”。直到后来,他在台湾慈济教导儿童绘画,接触了《静思语》,对‘心美看什么都美’这句话产生共鸣,激发了他以返璞归真的一颗心看待画画,引发他去推动‘朴实艺术’。张均翔从事朴实教学,迄今已有五、六年了。在马来西亚方面,最近才由黎八斗学棣开始推行。

            什么是朴实艺术?相信这个名词对很多人来说是挺新鲜的。

            从字义上来说,‘朴’这个字解为质实不加装饰,不重雕琢技巧。因此朴实艺术可说是朴实之学,意思是指不以名誉利益为目的的学问。

            朴实艺术教学是一种非常自由的绘画表现形式,人们可以在没有任何绘画基础和美术知识的情况下,拿起画笔,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几乎与儿童绘画活动一样,完全不在乎作品外在的构成美学,也不在意内在的审美意涵,只求一切能随心所欲,乐在其中,呈现画者‘心’的世界,表现出纯朴、天真烂漫的一面。

            说到这种朴实的表现手法,就要提一提美术史上最具代表的朴素派画家——法国的亨利·鲁梭(1844-1910)。由于他没有正式学过画,没有任何教规或美术知识的束缚,画起画来很自在。天真纯朴、不着重特殊技巧的的画法,使到他创作了很多天真无邪的画作。就连立体派大师毕卡索,也对他画中的原始性和朴素美所感动。鲁梭的画里,有一种毕卡索一生都在追求的境界——画得像小孩一样。




          《嘉年华会之夜》"Carnival Evening" Rousseau 1886

            其实,朴素画家自古就有,记载中比鲁梭还要早,可是因为当时的人们否定其艺术价值而被忽略了。直到20世纪,原始艺术与儿童画同时受到重视,以鲁梭为主的朴素画派,才真正受到世界艺坛的肯定。


            这也说明,就艺术创作而言,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一个人的创作风格,可以写实,可以写意,可以追求技巧,也可以非常朴实。这就是艺术。

          Sunday, July 29, 2007

          教育如种植

          现在这个时代,谈到子女教育,不论是学术或技能的,一切都讲究速成,所采取的是严管勤教的教学品质管制方法,认为教学就是要提供更多激励、补习和磨练,孩子才会努力用功,才能有好成绩。其实,因材施教,以自然循序渐进的引导教学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有一次,一位家长问起,为何孩子学了整半年,似乎没什么进展。我说:“您的孩子目前已经很有自信,能够自动自发地画画了。不像最初那样,战战兢兢,拿着画笔,望着老师,不敢下笔。”

          家长说:“那有什么用?他还是画得不像样!”接着又说:“我要老师教他画得成熟一些。”

          我回答说:“美术教育是情感教育,不能采取揠苗助长的教学方式,而是要顺其自然地发展,培养情感,沃壮孩子们的情绪智商是很重要的。美术教学并非只是形式化的技术训练,而是培养孩子有好奇心,提供他们思考的乐趣和自由创作的空间。”

          家长说:“这样说还有必要学吗?”

          我说:“一位老师就好像是园林中的园丁,孩子们就好比一株株幼苗。要使园林中的植物茁壮成长,园丁的责任就非常重大了。幼苗需要悉心照料,不可有所疏忽。适时的灌溉、施肥、松土和修剪是必要的。从教育的角度来说,灌溉指的是爱的灌溉,施肥是赞美和鼓励,松土即给予自由自在的空间,修剪则是不使孩子‘节外生枝’,远离不良的习性。”

          家长说:“我很爱孩子,也有给他自由呀!”

          “种植除了灌溉、施肥、松土和修剪之外,还有一点是认清植物的本质。如果栽种的是一盆荷花,我们必要让它在水中成长。假如种的是胡姬,一两块煤炭,加上少许的水分就可以了。教育孩子也是一样。”我说。

          以养胡姬的方法种荷花,抑或是灌溉荷花的方式来栽种胡姬,结果都是失败的。

          教育孩子也和种植一样。

          Sunday, July 22, 2007

          燕子的呢喃

          • 吴亚鸿/Goh Ah Ang

          水墨画班的学员画燕子,其中一位画了一间旧屋,窗口播出呢喃之声,引来了无数的燕子。题材很有新意。

          说到燕子,尤其是家燕,是一种奇特的飞禽。它们飞得很高,离人们很远,却爱把窝巢筑得很低,很靠近人们。

          曾经在一座旧庙看到一群燕子,自由自在地飞翔,它们的呢喃声和僧人的早课晨颂相呼应,犹如美妙的梵音。

          可惜,没有多少人会去欣赏,觉得它们是听觉和环境的污染。

          但说到“燕窝”,却是非常受欢迎的食品。燕窝有采自于悬崖壁上的天然‘洞燕’,或是筑于室内的人工‘屠燕’等。

            不论是什么燕窝,都是燕子所分泌出一种胶质唾液,和着纤细的海藻、身上的绒羽和柔软的植物纤维等做成的巢穴。燕子在产卵之前开始筑窝。第一次筑巢,因待产期体态丰满,喉部胶状物较多,所筑之巢比较肥大,质地纯洁,品质最佳。

          采燕窝的人总会把握时机,燕窝一筑好就采走。燕子再次做巢,因产期较近,时间迫促,它们只好衔来羽毛、小草等杂物,与喉部胶状物混同一起再次筑窝,因此窝比较粗糙,杂质较多,营养成分也较差。虽然如此,第二个窝也一样被采走。

          眼见产卵迫在眉睫,燕子不得不第三次筑巢。可是,这时候唾液已用尽,只好咳血筑窝,因此,燕窝含有血丝,色泽鲜红,无知的人称之‘血燕窝’,以为那是珍品。

          第四个窝,因为血丝太多,采燕人也为了往后还要采集,就把它留下来,待乳燕飞离巢穴后,再来采集。有些燕子,在造第四个窝时,咳血而死,未了筑巢的心愿。

          燕窝是珍贵的佳肴,又是名贵药材,《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燕窝大养肺阴,化痰止嗽,补而能清,为调理虚损劳疾之圣药。”

          在品尝美味燕窝时,我们也许感受不到母燕造窝时的呕心沥血,或许也听不到燕子的悲戚呢喃。

          在画中,飞翔的燕子,让人联想到悬崖壁上或是屋檐底下的呢喃,都是有血有泪的。

          Sunday, July 15, 2007

          挥一挥手

          《欢迎!欢迎》 林杰丰 7 岁


          • 吴亚鸿 / Goh Ah Ang


            一次,在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遇上红灯,车子停了下来。前面的一辆大房车,后座有一位小孩,转身望着我,活泼可爱地向我招手微笑,我也笑着向他挥手招呼。

            正当小孩开心地笑着时,突然,旁边的一个大人,快速地将小孩抱了,硬把孩子的身子转过去。只见小孩拼命地挣脱,似乎还哭得很厉害。

            这个场面,说出了时下父母是多么害怕陌生人来接近自己的孩子。也许是看多了、听多了,我们不敢随便相信陌生人。成人的警惕之心,建筑了孩子的防人之墙,同时也塑造了人性冷漠的一面。

            但,我还是深信,友爱与热诚是不会过时的。

            以前,有一个农村孩子,家住轨道旁。他很喜欢在隆隆车声中,向火车上的乘客欢呼挥手,欢迎他们经过该村,可惜乘客们都没留意到他。他开始怀疑自己站的位置和挥手的动作。

            这一回,孩子站在更高的地方,当火车经过时,使劲地呼唤和摆动双手:“喂!你们好!我在这儿!欢迎你们!”,回应的却是闭目养神和漠然的乘客。

            孩子小小的心灵感觉非常难过,从此闷闷不乐。久而久之,竟然闷出病来。孩子的父亲是个贫穷的农民,但爱子心切,决定花钱到城里去求医问药。

            到了城里,找了许多医生,都没有答案。回程中,下榻一间小旅馆。农夫为了孩子的病,唉声叹气,吵醒了同室的旅客。农夫不好意思,就将孩子的病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旅客听了,竟然呵呵一笑,又继续睡去。

          第二天一大早,农夫起身欲向旅客道歉,旅客已不见人影。农夫带着沮丧的心情离开。

            回到家时,见到兴奋万分的太太,农夫莫名其妙。妻子说:“孩子的病已全好了!”

            农夫更不解。太太说:“今早,第一班火车经过时,有一个乘客,将半个身子伸出窗口,拼命地向孩子挥手。孩子高兴极了,还追了火车一程,才兴奋地跑回家,病就全好了。”

            农夫恍然大悟,前一晚听了孩子的病情后就呼呼睡去的陌生旅客,其实并不是漠不关心,而是悄悄地完成做人的义务。他没有给农夫任何慰问,或去给小孩太多劝导,只是在火车经过的瞬间,代表所有乘客热诚地挥手示意,充分体现人性与爱的一面,给一个家庭带来温馨。

            随时挥一挥手,给人一点友爱、一点热诚、一点协助,是我们冷漠的社会迫切需要的。




          Thursday, July 12, 2007

          来看一场布袋戏


          • 吴亚鸿 / Goh Ah Ang

          收到巴生中华总商会传来台湾布袋戏演出的邀请函,这么一个难得的机会,我却没办法赴约,心里有一点遗憾。在此希望能够出席观赏的人士,莫错失良机。

          四十多年前,每逢神诞或庆典,就有机会看到布袋戏。我们在台下,看着台上的艺人,一面以熟练手法操纵戏偶,表演各种细腻的动作,一面还要模仿各种人物声调,一会儿女声,一会儿男声,有时急有时慢,有时还穿插一些幽默滑稽的动作,惹得台下的观众哈哈大笑。有时却是悲戚感人的语言,让观众无不伤怀落泪。戏台虽小,却道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善恶美丑。

          布袋戏,又称掌中戏,其特点是“穿红戴绿是神仙,有膀有腿要人牵,有口不会说出话,只有借人来传言”。戏的精神,在于戏偶操纵者。可以说从导演、演出、对白、配音、武术指导等都是他一人,真可谓‘一手包办’。

          约二十年前,布袋戏一度在台湾非常盛行。黄俊雄的布袋戏,通过电视播放,令许多小朋友如痴如醉,废寝忘食。甚至有小学生在考试答题时,说戏中人物史艳文是自己心目中最伟大的英雄人物。

          由此可见,布袋戏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如果采用现代的内容,透过戏剧来引导与启发孩子,是有一定的教育功能。

          现在这类戏剧已逐渐没落,年轻的一代或许也不懂什么是布袋戏了。在我印象中,已有二十多年没有见到布袋戏的演出了。事隔这么多年,提起布袋戏,印象还是很深刻

          我小时候,坐在台下,觉得戏偶的人很伟大。他要谁哭谁就哭,要谁笑谁就笑,要谁活谁就活,要谁倒谁就倒,感觉人生好像很简单,一个人可以主宰很多东西。布袋戏在我们小小的心灵中,留下一点点的......

          长大后,才知道,很多事情不是我们可以主宰的。唯一不变的是,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这次,闻名国际的台湾新兴阁掌中剧团布袋戏团,应巴生中华总商会、马来西亚留台联总以及巴生福建会馆的邀请,到巴生演出。

          118日,星期三晚上8点,布袋戏与您有约,请到巴生福建会馆,看一场掌中人生。

          Sunday, July 1, 2007

          怎样的孩子不会变坏

          日前,巴生兴华中小学庆祝60周年校庆,我出席主讲‘与青少年谈美’的课题。在讲座会过后,马季勋老师问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吴老师,对于‘学画的孩子不会变坏’这句话,你有什么看法?” 

          我说:“美术教育固然能够培养孩子们有敏锐的观察力、精细的描绘力、缜密的思考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但对‘学画的孩子不会变坏’这句话,我却不敢苟同。因为它含有浓厚的商业意味。” 

          很多年前,台湾市面上流传着这样的一句口号:‘学琴的孩子不会变坏’。学琴似乎可以培养气质,又可以抬高身份,而且,每天要练琴,孩子好像没有什么时间去学坏。因此,许多家长纷纷将孩子送去学琴,钢琴、小提琴、大提琴或电子风琴等等。因此,‘学琴的孩子不会变坏’成了强而有力的广告标语。

          后来,跟风的说法还很多,这包括了‘学画的孩子不会变坏’、‘学舞蹈的孩子一定灵巧’、‘学音乐的孩子有气质’、‘有读书的孩子一定乖’等等。教育与学习的出发点本来是好的,但学习的动机与方式,往往影响学习的效应。

          一阵子,美國发生史上傷亡最慘重的校園暴力事件。在一所大学内,因为一個生命的陷落,拖累与摧毁许多無辜的生命。这起事件,让人不禁要思考,现世纪倡明的教育制度,究竟教导出什么样的新一代。

          一个孩子会不会变坏,不是看他读了多少书或学了些什么。知识并不能确保一个人的心理卫生。先天遗传因素、环境影响、家庭关系、道德观念都深深影响着一个人。

          我们常说,‘三岁定八十’,我觉得也许比三岁还早。婴儿自出生后,许多行为与习惯逐渐形成,正确的教育对婴幼儿将来人格的发展与形成很重要。在幼儿时期,已逐渐形成人格的雏形。

          到了三岁或学龄期以后,人格的可塑性逐渐减少,但仍处在不断的变更中。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孩子的心理卫生教育。

          之后,到了青少年时期,他们身心面临着许多转折,因而有许多心理卫生的问题需要我们去关注。因此,在这个阶段,给予关心和爱更为重要。

            话说回来,要塑造不坏的孩子,问题不在于学些什么,我想,不坏的环境和不坏的榜样其实更是关键。好环境、好榜样、爱与关怀,将塑造出好的下一代。

          Sunday, June 24, 2007

          好老师

          荀子儒效篇:“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可见老师在一个学生的求学生涯中是何等重要。一位好老师就好像一盏明灯,为学子指引一条明确的道路,通往美好理想的所在。  

          日前出席一项儿童美术师训毕业典礼,与诸位毕业生分享如何成为好的美术老师。我认为,要从事儿童美术教育工作,必须要具备有‘三心’和‘两意’。是哪三心哪两意呢?‘三心’指的是信心、爱心和良心,‘两意’则是意向要清晰和意志要坚强。在这五项条件中,尤其良心最为重要。

          历史上著名的木匠鲁班,一生中收过很多学生,培育不少出色的学徒。

          在鲁班晚年的时候,身边的最后一个学生也很出色,老师对他特别器重。可是,人往高出爬是常人的心态,这位学生也不例外。他不但离开老师,而且还在老师隔壁开了一间店,近在咫尺,想与老师一较高低。

          一天半夜,这名学生听到一阵敲门声,心头一惊,以为老师上门兴师问罪。后来仔细一听,声音原来是隔壁传来的,这才放下心头大石。他推开窗户,看见老师那边有人正在工作。从声音与动作来判断,此人手脚灵活,体力充沛,那绝对不是年迈的老师,也不可能是个新学徒。

          按耐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学生出门去探个究竟。哗,怎么有个会干活的木人呢?他心想:“假如我也有个木人帮我工作,那生活就轻松写意了,哈哈!”他赶回家去,漏夜制好一个木人,可是它不能操作。

          第二天,他登门求见老师,说明来意。

          鲁班:“好呀,让我来教你。”

          学生:“我已经做了,但是木人不会动。”

          鲁班:“你有没有量它的头有多大?”

          学生:“有呀,老师”

          鲁班:“你有没有量量它的手?”

          学生:“有的。”

          鲁班:“脚呢?”

          学生:“也有呀!”

          鲁班:“那你有没有量心?”

          学生:“老师,我没有量心。”

          鲁班:“没有良心你怎么做人?”

          丧失良心,连基本做人的条件都没有,如何去当老师呢?

          这里和大家共勉,只要良心一片,爱心满满,信心十足,意志坚强,知识丰富,成为好老师的条件就具备了。 

          Sunday, June 10, 2007

          还是原来的好

          61日清晨,看到《南洋商报》报头四个书法大字,好像见到久违老友的出现,心情激动脱口而出:“这才像样嘛!”

          阅读《南洋商报》,算来该有30多年了,对它有一份浓浓的情谊 。我看商报书法报头,不只是报馆的标志,更重要的是它强烈地反映中华文化的象征符号。而这个象征符号被认为是汉字特有的艺术遗产。

          曾经看过一位学者的研究报告,他说,中华文明生命力的真正优势,首要因素在于汉字的保留。在古时代,每当战争一结束,胜利者总是严令废除被占领地的文字,因为文字包含着历史、隐藏着尊严、意味着沟通,甚至于预示着复辟。复辟的意思指失位的帝王复行得位。但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虽历经多次改朝换代,汉字始终未曾废除。汉字就是我们所熟悉的那一笔一划、从小写到大的毛笔字,是它使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书法是中华文化的象征符号,它不仅是表意的工具,还有其独立的艺术价值。晋朝王羲之书法论分析:“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每作一点,常隐锋而为之;每作一横划,如列阵之排云;每作一戈,如百钧之弩发;每作一牵,如万岁枯藤;每作一放纵,如足行之趣骤………。”。王羲之把文字拆散开来作纯粹形象美的欣赏,使书法正式进入了艺术的殿堂。

          书法的地位往往高于任何一种艺术,因为书法是更自由的线,是彻底解放的面,不但如此,它还蕴含诗的激情、画的美感、舞蹈的节奏和音乐的旋律。

          中文书法是独一无二的艺术产物,它有着不可替代的美。不要再把书法仅仅看作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在文字领域里,它是全人类唯一的奇迹。

          如今看《南洋商报》报头用回已故潘受老先生笔下的四个大字,我想说:这是一种尊重,也是一种尊严。

          Sunday, June 3, 2007

          也许再也找不回来

          一位美术导师设立画班,由于人缘好,加上教学认真,因此在短期内,学生人数已近百名,算是上了轨道,也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有一天,他与我分享成果的喜悦,也说出自己心中的隐忧。由于家族的庞大生意与自己的美术事业在经济上有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家人都认为‘现实’比较重要,‘理想’以后才谈。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拉锯,他感觉很无奈。

          看到他的处境,让我想起一则寓言故事。

          有两个兄弟,住在一座80层公寓的顶楼。有一天,两人回家时,看到公寓停电的通告。他们只好提着沉重的背包,爬着上去。到了20楼,哥哥说:“弟弟,扛着这么重的东西上楼太辛苦了,我看先将东西寄放这儿,走上去就不这么累。”

          放下以后,走起来的确轻松多了。来到40楼的时候,他们开始互相埋怨。哥哥说:“你为何不在出门之前看看通告?”弟弟说:“我忘了看,你怎么不提醒我呢?”就这样,一人一句,两人一路吵到60楼。在这个时候,他们都精疲力尽,终于不再争吵,继续走完剩下的20层。

          兄弟俩好不容易拖着疲惫的身子上到了第80楼。

          两人站在家门口,突然异口同声地喊道:“天呀!刚才我们把大门的钥匙留在20楼。”

          这则寓言,给了我们很多的思考空间。

          如果将它比喻为人生的80个年头,最初的少年十五二十时,心中怀着许多的抱负,有许多的理想和梦想,勇往直前地登上高楼。过了20岁,现实生活的体验让我们觉得,社会给了我们太多的负担。自己还要奋发,先把理想放下,等到有一天名成利就,再回来把理想捡起也不迟。

          把包袱放下,感觉似乎轻松自在多了。三、四十岁之后,在充满名利的社会大染缸里,争斗越来越激烈,内心焦虑也越来越多,不论得失难免都会有抱怨。

          人到60岁,步入耳顺之年,一切都想得开、看得淡了,觉得夕阳无限好,应该好好地珍惜,这时候不再有所埋怨,不再有所指责,只想掌握夕阳的余晖。

          最后,来到80,在夕阳余晖中怅然发现,一生之中最宝贵的东西放在20岁的背包里,也许再也找不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