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November 26, 2007

麻雀未必是害鸟

  • 吴亚鸿/Goh Ah Ang

一帘幽梦 (麻雀系列) 1986  吴亚鸿


  相信很多人在孩提时,就有读过这样的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我们吃的每一碗饭,数以千计的饭粒,都是农民辛劳的成果。那一片片从绿油油转为金光闪闪的稻田,更是他们的血汗。

  上周,读到适耕庄稻田遭到雀群光顾的新闻,成千上万的麻雀飞进稻田,吸吮未成熟的谷粒里的谷浆充饥。这种现象引起农民的担忧,唯恐收成不好,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稻农出招,在傍晚时分,到田间高声呼喊或燃放鞭炮,企图吓走这些不速之客,不让它们有歇脚的机会,以防雀灾的发生。

  麻雀主要以谷物为食,而且食量很大,一只麻雀一天可以吃掉相等于它体重三分一的谷粮。就以适耕庄的近况来说,这成千上万的雀儿所造成的威胁是不可思议的。

  麻雀因此成了稻农的公敌,一旦出现,人人喊打。

  曾经,在1958年,麻雀在中国被列为四害之一,是12年内要彻底消灭的对象。所谓四害,指的是老鼠、麻雀、苍蝇和蚊子。


  当时,中国政府规定,在指定的日期和时间内,全民出动参与灭雀行动,包括掏窝、枪打、敲锣、打鼓或放鞭炮,对麻雀赶尽杀绝。惊慌失措的雀群,不停地飞,没有藏身之处,没有落脚之地,结果,麻雀纷纷坠地,或被打死或累死了。据说在那场浩劫中,全国共消灭了2亿只麻雀。依情况看来,大家很快就可摆脱麻雀的困扰。

  可是,在灭雀的第2年,各地园林田间,突然百虫丛生,带来一场前所未见的虫害。尤其是田间的蝗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比起麻雀还要严重数十倍。因此,人们不再追赶麻雀了,幸存的雀儿得以偷生,继续在田间活着。

  其实,麻雀除了谷食之外,它们在喂饲幼儿时,都是以虫食为主。幼鸟无法消化稻谷,虫类成了它们理想的食物。因此,麻雀在田园里是害虫的天敌。它们啄食害虫带来的价值远超于对农作物的破坏。

  麻雀是我们很熟悉的鸟类。华人常爱说的一句话是:“有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我想说的是:有人的地方就有麻雀。看来,‘有稻田的地方就有麻雀’这话也绝对没错。农民、麻雀和害虫,似乎是维持着一种密切的生态关系。适当与有智慧地维持这种自然生态是必要的。

No comments: